比如,大家現在都會去量化自己健康的數據。通過數據跟蹤,我們可以知道自己的心跳頻率,生物活動程度,這樣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體情況。而且隨著這樣一種不停的跟蹤和數據收集,我們能夠知道自己身體的變化過程。
不光是個人的健康,包括我們經歷的事件等都可以綜合成這樣的一個自己的人生圖。
未來我們甚至可以借助科技做到一些個性化的治療、個性化的醫(yī)藥。比如說我們自己也有不同的基因、不同的生活方式,這樣做的其中一個優(yōu)勢,我們可以有更高的定制化,全面的定制化。
趨勢5:人工智能延續(xù)第二次工業(yè)革命
認知技術不止會持續(xù)影響未來的20年、30年,而是會持續(xù)幾個世紀,也就是現在所有的物體都變得更加智能。
人工智能并不是單一維度的,它不僅僅是以IQ來做評價標準的,我們可以說它是一種不同的認知,一種人造的聰明。比如大家的手機,在計算能力方面比人更聰明,GPS在空間導航方面比人更聰明。比如百度在長期記憶方面就比人要更聰明,它會記錄下你說的每一句話,世界上的每一個網站,這樣的能力不是人的能力所能達到的。
人類的智能是非常復雜的,是不同認知的一個結合,而且每個人的智能程度是不一樣的,機器和人類是不一樣的智能。機器的認知是全新的一種認知方式。
人工智能的推理能力和深度學習都是來自于我們對于某一種認知的發(fā)展,包括感知。在過去4-5年里面,我們發(fā)現我們一定要去提高機器的感知,包括一些推薦。當然這僅僅是其中一種感知,所以現在我們有非常多的機會,只要你有興趣,你就可以做這方面的研究。
人工智能第二點非常重要的是,我真的相信可以引導社會延續(xù)第二次工業(yè)革命。
在工業(yè)時代,在農耕時代,如果你要做任何事情,你必須要使用自然的肌肉動力,人的動力,比如用人力來做衣服,來建房子??茖W給我們帶來了不同的動力,風能、電力、蒸汽能、化石能源。所以我們看到現代社會都是基于低廉的人工動力建立起來的。我們把這種動力,現在通過電網來進行分配,把電配送到每一個公司,每一個工廠,每一個組織,所以我們可以以我們想要的方式分配人工動力,我們不需要自己產生動力,我們只需要買動力就可以了,它已經成為了一種商品和服務。
未來的機會是什么?以前沒有人工智能的專家,人工智能是稀罕的東西,但未來漸漸人工智能將會嵌入所有的商品中,它會成為一個很常見的事情。接下來的趨勢就是互動,技術會讓互動性越來越強。
趨勢6:虛擬現實將成為社交媒體
我們看到有這樣的設備讓你和設備交談,讓它聽你講的話,當然最好的方式就是我們走入這樣的虛擬世界。
所以我們現在看到越來越多的虛擬現實的設備,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浸入式的,比如你戴入眼鏡就是浸入式;另外是混合式的技術,我們可以戴著眼鏡既可以看到今天這樣實體的大廳,同時也可以看到里面虛擬的信息,其實后者技術上的難度會更大一些。浸入式的體驗其實是非常有說服力的,用戶戴上它之后可以看到非常真實的感覺。
用戶戴上眼鏡這樣走的話,會感覺就好像是在走塊木板一樣。但其實清楚地知道還是站在原來的地方,但是你大腦里面有一部分會被這個眼鏡所騙到,有可能覺得走錯一步就掉下去摔死了。當用戶把這個眼鏡摘下來猴,你記得的不是你看到的東西,而是你體驗到的東西,因為你的大腦不光只是視覺看到,更重要的是它感知到、體驗到了什么東西。而在混合現實里面,這種方式可能會更容易被大家接受和普及。
所以未來我們可以看到有很多虛擬的屏幕,這些虛擬屏幕也是很好用的。所以我覺得未來很有可能很多人會先接觸到這種混合現實的形式。其實我們已經看到了這方面的影響,比如之前寵物小精靈的程序,其實它并不是很完美,但是展現出了混合現實非常強大的力量。大多數人會先接觸到這種混合現實技術。
趨勢7:共享、協(xié)作
我們現在都在共享經濟的影響下,分享的延伸更多在于合作。
現在我們生產的所有好產品、非常新的產品都是誕生于人類的協(xié)作,但是誕生于更深的協(xié)作?,F在全球有20億的Facebook用戶連在一起,他們形成這么大的網絡,漸漸地就能夠產生出一些有價值的產品和服務。比如維基百科,它是由人們協(xié)作建立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