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B方式支持傳統(tǒng)的CPD(Cost Per Day)的廣告采買方式,也支持CPM(Cost Per Milli,即廣告被千次曝光所需的成本)和CPC(Cost Per Click)的方式。

第二種,被稱為Preferred Deals(優(yōu)先交易),與第一種方式相比,情況略有不同。第一種方式下,廣告位資源是廣告投放前就鎖定的,但在這種方式下,廣告資源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這個不確定性并不是指廣告位不能被鎖定,也不是指廣告的價格不能預(yù)先談好,而是指這個廣告位的展示量,不能預(yù)先保證。什么意思呢,比如你看中了網(wǎng)站分析在中國(www.chinawebanalytics.cn)的這個博客上的某個廣告位,這個廣告位碰巧是按照CPM方式出售的。由于我的網(wǎng)站的流量每天都不一樣,有時候多,有時候少,因此這個廣告位上廣告的展示次數(shù)不能預(yù)先確定,這就意味著盡管廣告位可以賣給你,但是展示量卻保證不了,這樣你在我這個廣告位上做廣告的預(yù)算就不能精確預(yù)知了。
更何況,我的這個廣告位因為是按照CPM來出售的,也就不一定只是賣給你,我可能同時還賣給了另外一個廣告主,并且我還保證了給他每天確保1000次展示,而賣給你就只能是在賣個另一個廣告主之后,是他買走的1000次之外的剩下的展現(xiàn)量。即先緊著別人用,剩下的才能給你,這種情況下,量就更不容易保證了。這個例子是現(xiàn)實世界中常常發(fā)生的情況,對于另外那個廣告主而言,他跟我的購買方式實際上是第一種,即PDB的購買方式,而跟你,則是Preferred Deals的購買方式。從這里可以看出來,媒體在釋放廣告資源的時候,PDB方式的優(yōu)先級,要高于Preferred Deals方式,而Preferred Deals的優(yōu)先級,又高于需要完全競價的RTB。
當然了,Preferred Deals也是雙向選擇的,媒體不能保證你的廣告資源的展示量,你當然也可以把自己不需要的量進行退回,這樣你就有了一點點“選人”,即按照受眾情況來進行投放的權(quán)利。這里我不引申太多,在后面的文章中我會涉及。

Preferred Deals方式只支持CPM和CPC的采買方式,傳統(tǒng)的CPD方式不可以。為什么?這個問題留給大家想一想,相信答案不難找。
第三種,被稱為Private Auction(私有競價,或者私下競價),這種方式比前兩種方式都要復(fù)雜一點點,但其實并不難理解。如果說第一種PDB的方式是純凈無廣告主為廣告位資源競爭的世界,那么Preferred Deals就開始有了跟其他廣告主競爭廣告位的可能性,只是因為優(yōu)先級不夠高,所以也就沒有直接沖突。不過,如果你有錢,任性,你覺得憑什么我的優(yōu)先級就要比別人低一些,我不服,這個時候怎么辦?
互聯(lián)網(wǎng)廣告市場,尤其是品牌廣告市場,有錢任性的大買家實在太多了,好資源又只有那么多(而且特別是中國,是一個媒體資源特別集中的地方),所以幾個廣告主都看中了同一個廣告位置的情況,實在是屢見不鮮。程序化廣告誕生前的傳統(tǒng)售賣方式下,決定你能否拿到這個廣告位置的不僅僅是錢的問題,還要看時機(先提出合理價格購買的,可能就先搞定了),以及一些你知道的其他的因素(你懂的……)。不過,這絕對不是最佳的資源配置方式,如果這個廣告位被售出之后,又有愿意出更大價錢的廣告主出現(xiàn),對媒體來說就是絕對的損失。Private Auction的出現(xiàn)就是希望解決這個問題。
在PMP的Private Auction方式下,媒體把那些眾多土豪廣告主們都喜歡的廣告位置專門拿出來,放到一個半公開的市場中進行售賣。說它半公開,是因為這個市場有點類似于白金俱樂部或是VIP交易室之類的東西,廣告主要到達一定的牛逼程度才能夠進去。當這個市場中某些個廣告資源開始售賣,便通知這些土豪廣告主們,請你們進入我們的VIP交易室來采購吧!不過呢,不是直接買,而是廣告主們大家一起競價,價高者得。你看看,這個過程非常類似于我在前面的幾篇文章中講過的RTB的方法,不過RTB所依托的市場,也就是Ad Exchange大市場,是一個菜市場,誰都可以來買,沒有準入門檻。但是這個Private Auction的交易場所,就不是菜市場了,而是VIP市場,只有土豪們玩,屌絲們就別摻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