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說,本質上講我還是,不能說看好Oracle的這步棋,但是我覺得它這步棋是走對了,而且是對傳統(tǒng)的IT大廠來說,可能真的是一種必經之路,展望一下,可能ICP說不準也會去干這件事,因為你畢竟說把自己的服務放在人家的上面,比如說你放在AWS上,AWS如果說自己這方面的應用實力成熟了,它可能真會把你的應用邊緣化,可能我虧損廣告跟客戶推送AWS的ERP服務或者怎么樣,那你SAP,或者這類的Oracle慢慢就必然會被這些變化。那怎么才能體現(xiàn)出政府勝利呢,那就是自己做云,自己做云現(xiàn)在一種聲音你說晚了怎么樣,其實并不晚,還有很多這種中大型企業(yè)它還沒有說真正去用這種公有云。
梁欽:我們來看第二個大話題,浪潮我們知道是國內知名的服務器廠商,或者現(xiàn)在可能轉型到云計算廠商,最近它跟古巴的一家應該是運營商,叫COPEXTEL,我還讀 不順,效民一會兒給介紹一下這個廠商是做什么,他做了一個云計算的推介會,感覺還是非常成功的,浪潮通過這個推介會是不是展開了它國際化的步伐,孝民給簡單的做一下介紹。
趙效民:對,我們?yōu)槭裁唇裉爝x這條新聞呢,我覺得還是挺有,不能說很有代表性,但是我覺得它是一個比較有這種亮點的事件,在于說中國的IT廠商跟古巴的一個叫COPEXTEL的運營商來去做一個云計算,或者我們可以說是公有云這樣一個推廣的活動。可以想象出來,其實我們也能從這個新聞體現(xiàn)出來,這個COPEXTEL云的這種架構,IT的這種環(huán)境應該是浪潮幫他們去搭建的,具體怎么搭建的,是不是用了云海OS我就不太清楚了,但是我覺得這個并不是非常重要的細節(jié)的東西,重要的我覺得在于說,在目前這種全球的市場化環(huán)境,全球競爭的環(huán)境,我們看到了一種新的這種中國IT廠商走出去的一條路徑。
當然古巴它可能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原因,我們眾所周知它長期是被技術封鎖了,以美國為首, 這種技術封鎖帶來的就是這種比如說我覺得肯定不會說AWS會去在那塊做落地的服務,或者說什么這些美國比較領先的IT廠商能在那很深去耕耘。但是古巴這類的國家它是不是需要這個云,我覺得肯定都是需要的,畢竟領先的東西都是需要的,而且說白了這類的技術性的東西它并不涉及到意識形態(tài),它并不是說我用了云以后古巴就不是共產主義了,就變成資本主義了,那倒不是。所以我覺得如果你把它當做一個工具來講,不管是什么意識形態(tài)的國家,可能都需要這種工具,但是在這種特殊的環(huán)境和時代背景下,我覺得的確可能是為中國廠商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路徑,并不是說中國的廠商的技術實力,就是沒法進入西方的這種市場,比如說差很遠,只能去古巴的地方,我覺得倒不能這么說,但是我不得不承認一點,這種西方國家的環(huán)境下競爭肯定是非常激烈的,我們想想你要說浪潮去跟德國的電信運營商合作,你想想它得面臨多大的一個競爭壓力,那有多少個那種巨頭等著呢WMware、AWS、微軟,甚至這些什么IBM可能都會去參與競爭,但是在古巴這 塊真的就比較突出一些,浪潮我們這類國家的IT廠商,因為我覺得在第三世界發(fā)展中國家里面,中國的IT廠商實力還是比較強的,包括華為,浪潮,還有曙光。
當然華為是比較敢打敢拼,因為它電信設備的這種原因,它很早就進入到了西方的這種發(fā)達市場,尤其是歐洲,競爭得非常激烈,所以它IT產品也順帶進入到那些市 場里面,也是非常順其自然的,但是像浪潮他們選擇了一些這種出發(fā)點我覺得還是很有方向的,我們也看到了其實也是在這些新聞稿里面能看到,包括在北非,非洲的一些國家,浪潮都會開展一些合作,這個其實我們看到這種意思是大同小異的,就是像這些欠發(fā)達地區(qū)來講,相信也是中國IT廠商走出去的一個很好的出口,那 些地方可能你面臨的西方發(fā)達國家大廠的競爭壓力會比較小,因為他們的主要市場是在北美和歐洲,不重兵去競爭,所以在這種第三世界欠發(fā)達國家,它可能不是非常在意,或者它可能顧不上來。
但是我覺得這些國家終究有一天會發(fā)達起來的,可能十年幾十年,如果說你提早在這方面去布兵,而且你能跟國家的 意志是相符的,我們也看到中國國家政府也是有意在這方面去更多的,你說是拉攏還是扶植也好,那它可能更多愿意做這種支持,服務,這種技術性的輸出,去增強中國在這些地區(qū)的一些影響力。那么,我覺得這些里邊就包括了IT的這種輸出,這次浪潮跟北非,還有古巴國家達成了一些合作,我覺得是對中國的IT廠商走出 去的一個算是借鑒,或者說一個參考,我覺得算是一個比較有亮點的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