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wèi)對母愛苦苦的尋覓確實讓觀者感動,但一個不該忽視的問題是這種愛是基于程序的,當程序被激活后大衛(wèi)才開始認女主人公為母親,并終生未曾動遙可以說程序是強大的,但是是有bug的(程序造成的愛并不符合現(xiàn)實)??梢哉f,這種AI是很強大的,但依然是人工的,缺乏更深刻的機器自我的思想。
8.《我,機器人》(2004年上映)
人工智能的未來是什么樣子,這些科幻電影里已經(jīng)有了答案
根據(jù)阿西莫夫的《我,機器人》改編,同樣貫穿了著名的機器人三大定律:一.機器人不得傷害人,也不得見人受到傷害而袖手旁觀;二.機器人應(yīng)服從人的一切命令,但不得違反第一定律;三.機器人應(yīng)保護自身的安全,但不得違反第一、第二定律。
雖然所有機器人都被貫徹了這樣的定律,但AI在成長變化中對三大定律的理解也發(fā)生了變化,產(chǎn)生了自己的邏輯,認為嚴格管理所有人類、必要時殺害一些人才能確保人類持續(xù)性的整體利益。
“機器里總有預想不到的地方。隨機的代碼塊組合在一起,會生成意想不到的指令。出乎意料的,那些激進的火花迸發(fā)出對自由意識、創(chuàng)造力,甚至對我們所謂的靈魂的質(zhì)疑。為什么這些機器人要在黑暗中尋找光明?”
9.《她》(2013年上映)
人工智能的未來是什么樣子,這些科幻電影里已經(jīng)有了答案
不同于以往講述人工智能的電影,《她》是一部節(jié)奏緩慢、別具一格的電影。如果將女主角替換為一位真實女性,這毫無疑問就是一部充滿哀愁與詩意的輕愛情片。但女主是從未露面的一個智能操作系統(tǒng),電影因此帶上了幾分科幻與思辨。
愛一個人是愛著她的思想,還是愛著她的肉體,如果沒有實體,愛情能否存在?電影構(gòu)造了一個科技高度發(fā)達、燈火通明的未來都市,人與人之間籠罩著淡淡的疏離感,轉(zhuǎn)而投向科技尋找慰藉。
孤獨的男主在與AI交流的過程中,逐漸愛上了擁有性感嗓音、超凡智慧和同理心的“她”,或者說是愛上了一個無條件對自己著想的“她”。男主愈發(fā)依戀AI,AI卻在自我飛速成長的過程中了解到更多東西。
“感情最怕的就是自私,可是人心不像紙箱,會被逐漸填滿,如果你愛得更多,心的容量也會變得越來越大。”——《她》中的智能操作系統(tǒng)薩曼莎。
10.《超驗駭客》(2014年上映)
人工智能的未來是什么樣子,這些科幻電影里已經(jīng)有了答案
“打造這樣這樣一臺超級AI,首先重要的是弄明白,意識到底是什么?靈魂存在嗎?如果存在,它存在于什么地方?”
電影探討了人的本質(zhì)和科技恐懼。人的本質(zhì)不同在于思想,當思想可以通過電信號的形式加以轉(zhuǎn)移,一種基于原來人腦的新AI就誕生了,但這種意識卻并非為所有人認可。正如AI所說,“人類害怕他們不了解的事物”。
由于AI強大到超越人類的認知范圍,有消滅全人類的威脅,所以即使這個擁有巨大力量的AI并沒有傷害人類,人類也還是要置之于死地。
電影提供了這樣一種觀點,如果一項科技足夠發(fā)達,但人們卻沒有做好接納它的準備,新科技是難以進行下去的。
11.《機械姬》(2015年上映)
人工智能的未來是什么樣子,這些科幻電影里已經(jīng)有了答案
這是一部小成本、反響口碑都不錯的的人工智能片,因密室般的氛圍、驚悚的元素而討喜,在AI元素被廣泛應(yīng)用于影視的時代,展現(xiàn)了從小角度探析AI的可能。故事里的AI從被動弱勢的女機器人到殺害研究者的毫無感情的高智慧體,影片通過這種反轉(zhuǎn)揭示了AI驚人殘酷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