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LED路燈來說,要想大幅度節(jié)能需要把全部的鈉燈更換成LED燈,而一個LED路燈的成本在1000元以上,這個成本高居不下。”山東智慧生活數據系統(tǒng)有限公司的工程師供應鏈技術總監(jiān)劉洪賓說道。
楊海文也贊同:“目前城市智能照明不普及,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建設成本高,就拿路燈來說,戶外的供電系統(tǒng)和室內照明的供電系統(tǒng)是完全不一樣的,光是做到抗浪涌、防雷擊這些要求就需要比室內照明花費的成本大。”

盡管智能化阻力不小,但是政府的決心更不小。在今年的兩會上,政府就主張推行PPP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進行城市基礎建設。“我是很贊同PPP模式的,城市智能照明的如果能夠由政府牽頭協(xié)助,明顯會更好,城市改造這些基礎設施投入巨大,單單靠政府投入是不行的,社會上的企業(yè)參與投資建設,并且能夠從中獲利,最終再歸還政府,這樣其實是雙贏。”木林森照明研發(fā)部電子工程師劉求逆說。
鄧國強也十分看好PPP模式在城市照明上的作用,他說:“目前據我所知就有很多由政府牽頭的PPP項目在推廣,這種模式能夠讓企業(yè)獲利,而且因為是政府主導,能夠解決很多公文問題,節(jié)約時間。”
而在采用PPP模式推廣智慧城市道路照明上,京澤照明、洲明科技等照明企業(yè)已經率先獲利。
據悉,京澤照明投資的是包頭市城市道路照明,該項目總投資3.2億元,由南高齒集團和包頭市政府投資平臺公司共同出資成立項目公司,充分利用南高齒雄厚的資金實力和京澤照明的優(yōu)質產品,對包頭市整個城市的道路照明設施進行重新建設。其中由南高齒集團為主要投資方,包頭市政府投資平臺重點對項目起監(jiān)督作用。整個項目由雙方合資成立的項目公司進行建設、運維,包頭市政府可分10年回購可用性服務。京澤照明通過PPP合作模式為自己的產品找到了穩(wěn)定的銷售渠道。
而自PPP為城市照明注入活力今年以來,洲明科技穩(wěn)步推進照明業(yè)務。在2016年,洲明科技與國際知名照明集團“喜萬年”開展路燈銷售的合作項目;同年第三季度,全資子公司廣東洲明中標貴州省高速公路照明部分路段LED隧道燈項目、酒泉市LED路燈改造項目、鄒平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路燈改造工程項目、深圳市人民南路智慧路燈設施改造項目。洲明科技明確表示未來PPP模式的推進也給城市照明項目帶來新的活力。
從2015年開始,政府頻繁出臺文件,各界代表也不斷提交各種提案以期改善PPP的法律環(huán)境,PPP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確立已被提上議事日程,相信在城市智能照明化上,PPP模式的作用將會越來越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