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化”是新時代的石油和原材料已經成為社會的共識,民航業(yè)面對社會經濟的迅速發(fā)展與航空運輸量的急速上升,我們應該充分挖掘與利用“數據化”資源,并把這一資源轉化為企業(yè)發(fā)展的能源與動力。
對于“數據化”轉化為能源與動力必須抓住以下幾點:第一相關性,即我們應該通過對數據化的收集、分析、運用,尋找關注相關關系。相關關系的核心是量化兩個數據值之間的關系,把兩個看似不相干數據,通過分析,從關聯與變化中發(fā)現其相連關系與其必然關系,使其轉化為自身發(fā)展的能源與動力。
第二預測性,預測是大數據的核心,通常被視為人工智能的基礎,通過對數據的分析可以智能化地預測未來發(fā)展的方向,避免人為等不科學的因素,從而可以正確地預測“明天可以做什么?什么不可以做”。比如,我們可以通過旅客在候機樓的“刷屏”數據中分析出某種相關性,男性、女性、不同年齡、不同職業(yè)的差異,愛好、習慣等等,從中預測哪些旅客購買某種商品的可能性或傾向性,為機場的商業(yè)規(guī)劃、增加非航空性收入打下科學的基礎。
第三,重復性。對于民航業(yè)的各種數據我們都可以重復利用,它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
二、“數據化”是確保民航安全、優(yōu)質服務、科學管理的唯一選擇
安全、服務、管理涵蓋民航業(yè)的一切。民航安全是底線,沒有安全就沒有民航的一切,沒有比安全再重要的事了;民航服務,毋庸置疑,沒有優(yōu)質的服務沒有民航的生存與發(fā)展;民航管理,民航業(yè)是一個集先進技術與管理為一身的行業(yè),沒有科學的管理民航企業(yè)是無法生存的。
1、只有“數據化”才能確保民航安全
民航安全涉及到各個方面,從地面到空中,從人到機械,實現安全“數據化”是必不可少。從目前狀況來看,為了確保安全,在程序上我們往往把目光聚焦操作手冊上,要求員工嚴格按照手冊操作,在管理上往往依靠管理制度與處分條例等等。陳然,這些措施對保障安全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隨著運輸量的迅速增長這種傳統(tǒng)的方法顯然不適應發(fā)展,尤其在大數據的今天,我們應該運用數據化來確保民航的安全,通過數據化的分析尋找出安全的隱患,然后消除隱患來確保安全?,F在雖然在飛行上,有民航飛行標準監(jiān)督管理系統(tǒng)(FSOP)、使用困難報告系統(tǒng)(SDR)、安全管理體系(SMS)、航空安全信息網等,但這遠遠是不夠,因為民航安全涉及到各個方面,不僅僅是飛行,還有氣象、地面與地面,地面與空中的等等,這就需要我們充分挖掘與利用各方面的“數據化”來確保安全。比如,東航,他們把所有機務維修實現全部數據化,通過“數據化”來確保機務維修安全,現在開始向零差錯方向邁進。
2、只有“數據化”才能確保民航優(yōu)質的人性化服務
在互聯網+APP的條件下,信息的互聯成為人們生活的重要載體,沒有互聯網人們幾乎感到無法生存,快節(jié)奏成為人們生活的重要方式,手機成為第六器官,沒有手機人們似乎感到自己是“殘疾”。社會上的這些變化給民航服務帶來新的挑戰(zhàn),服務信息、便捷、精準、迅速、體驗成為旅客的新需求。
面對旅客的新需求,唯一能夠滿足這些方面需求,只有通過“數據化”來解決。目前我們僅僅是為旅客提供了互聯網的服務平臺,來滿足旅客的服務信息方面的需求,滿足其他方面的需求還有很長的一段距離。為此,我們要將“數據化”向智能化方面轉化。這方面有些機場已經開始逐步實現,一些機場出現了智能化的服務。諸如:自助值機、自助行李托運、自助登機、白云機場的機器人問詢等等,一定程度上滿足旅客便捷與迅速的需求;
其二,精準與體驗是當今時代下旅客的新需求,我們可以利用“數據化”來分析旅客的生活習慣、個人興趣愛好、性格特征等等,做到真正意義上的服務精準個性化;利用“數據化”分析旅客在整個乘機過程中不同服務環(huán)節(jié)的不同需要,設置不同服務環(huán)節(jié)的體驗,讓旅客感受乘機過程中民航人性化的服務。
3、只有“數據化”才能實現民航的科學管理
民航是一個運用現代化交通工具的行業(yè),它的管理涉及到民航生產的各個角落,點之多,面之廣,如何實現科學化的管理一直困擾著管理者。今天,大數據打開了我們視野,它不僅賦予我們極大想象的空間,而且賦予我們大有作為的天地。我們可以運用“數據化”來繪制明天的藍圖。由于運用數據化管理涉及的面太廣,不可能一一闡述,這里僅以兩個單位運用數據化的成果來說明,只有“數據化”才能實現民航的科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