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林老師的問題,我想這個其實也是一個比較普遍的問題,就是對新結構經(jīng)濟學和對有為政府的討論,大家感覺您覺得主要是政府有能力有意愿有思路應該是可以把經(jīng)濟搞好的,我理解新結構經(jīng)濟學就是從怎么做,從提供思路上來提供建議,大多數(shù)的建議是不是更多地在這個分析過程當中假設了一個“好人政府”。就是你思路提出來有能力,有意愿有思路就是一定能做好的,但是這個在現(xiàn)實生活中感覺不一定,實際上新結構經(jīng)濟學要不要研究制度環(huán)境,制度保障的問題,有一個好的思路,有一把能干的官員,但有沒有好的制度環(huán)境保證官員是做很多事情。劉教授有一個問題,過去很多產(chǎn)業(yè)政策都失敗,是制度環(huán)境的問題還是思路的問題?如果我們要從這里頭走出來有什么樣的辦法走出這樣的現(xiàn)象,這是很簡單話的。問題非常多,最后大概有10分鐘的時間,各位如果各用5分鐘的時間做一個簡單的總結發(fā)言,我們還可以準時結束。這次我們先請張維迎教授。
張維迎:我認為在市場當中,政府最重要的職責是保護個人的權利跟自由?,F(xiàn)有的市場失靈,是市場壟斷失靈。如果有人能從新的理論來延續(xù)是對的,現(xiàn)有的所有這三種失靈,決策理論的事情跟市場事情沒有關系。
時間關系,我就聚焦在外部性的問題。外部性只要有兩個人之上,都叫外部性,我發(fā)表一個觀點你不喜歡,這就叫負的外部性,我發(fā)表一個觀點你喜歡就是正的外部性,能不能我發(fā)表一個觀點你不喜歡,就使政府干涉我呢?我覺得不應該,因為這是我的權利,這是我的言論自由的權利,《憲法》里面寫的很清楚,但是如果我去辱罵你,這也帶來跟你的外部性,讓你的心里特別地煩惱,晚上回去睡不著覺,這就是干預,不是因為外部性,而是因為我侵害了你的名譽權。所以實際上我們保護知識產(chǎn)權是保護一個人的權利,而不是外部性。
環(huán)境污染你放空氣污染,當然是政府要管的,為什么要管呢?不是外部性,而是侵害了人們的權利,我們一定要從這個角度解決,就是我認為,現(xiàn)在的外部性理論的錯誤,因為我剛才講了所有的問題都有外部,為什么今天這么多人來這兒聽,因為他認為有正的外部性,我們要不要補助他?不要,我們還要限制他,外部性理論不能給我們提供政府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的標準。就像一個女孩子,她的打扮漂亮是外部性,不需要政府補貼也可以很好。所以我覺得外部性補貼本身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