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們看到不少關于「路燈」的新聞。美國出現了能夠感應槍聲的路燈,可以幫助警察應對突發(fā)犯罪;巴塞羅那的路燈能夠測量噪音、交通、污染,甚至一條街上的自拍數量……功能日益豐富的路燈是智慧城市物聯網(IOT)的標志性物件。國內外路燈物聯網的現狀如何?國內路燈物聯網在發(fā)展的過程中又遇到了什么樣的挑戰(zhàn)?就這些問題,深圳灣和中科智城副總經理李然聊了聊。
智能路燈物聯網領域,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國的 Sensity,這家公司 2015 年 7 月拿到了思科領投的 3600 萬美元投資;起步較早的還有做智慧照明起家的法國 Streetlight Vision,2014 年被美國智能電網公司以 875 萬美元收購;后起之秀還有剛剛拿到 1800 萬美元的英國公司 Telensa 等。
這些國外公司或多或少都有向中國發(fā)展的意向,但是路燈物聯網往往涉及整座城市的安全問題,這就使得中國政府和企業(yè)與國外公司進行合作時十分謹慎。李然表示,國內路燈物聯網公司在與國外公司合作的時候,必須保證數據和系統的控制權在自己手中。不僅在中國如此,其他國家也都有同樣的考量。
目前國內公司推出的智慧路燈基本都還處于試點階段。李然所在的中科智城,由中科院云計算中心孵化,是國內最早進入路燈物聯網領域的公司之一。其他致力于路燈物聯網開發(fā)的公司主要活躍在上海、北京、浙江和成都等地。智慧路燈之所以需要國內公司的投入,原因不僅僅在于安全方面的考慮,還在于國內外城市對智慧路燈的具體需求的差異。
智慧路燈除了照明系統之外,還會附加各類傳感器和電子部件:噪音傳感器、環(huán)境傳感器、WIFI 充電樁等等,功用范圍十分廣泛。在美國,由于施工人員人力成本高,工作人員傾向于一次性往路燈上同時裝大量傳感器;但在中國,傳感器的成本很高,而施工人力成本相對較低,所以一般會將一開始需要的傳感器裝到路燈上,再按照新的需求請施工人員添加傳感器。
技術方面,美國有些項目使用無線網狀網(Wireless Mesh Network),而中國市場的主流是電力載波有線方案(PLC)和無線通信技術 ZigBee,而近年來, LoRa 廣域覆蓋網絡又引起國內外同行的關注。仔細分析,更主要還是對技術成熟度、投入成本和市場接受度等綜合因素的考量。
「這是對技術的不同需求,沒有哪個技術好,哪個技術不好,市場和應用情況決定著技術的選擇?!估钊蝗绱私忉尅?/p>
除了技術本身,智慧路燈在不同國家的應用場景也有很大差異。例如,在我國,涵洞積水引發(fā)的安全事故時有發(fā)生,針對這個需求,李然所在的公司正在嘗試在一些涵洞入口的路燈安裝液壓傳感器,水位達到預警級別時便能在后臺統一預警。
路燈物聯網作為一項基礎設施建設,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是政府各部門之間的協調。
李然以路燈停車感應這個應用為例子進行了解釋:「停車涉及不同部門的協調,一般來說,路燈歸建設局管,停車歸城管管,不同地方的具體情況可能又不一樣。最大的挑戰(zhàn)在于不同委辦局、不同利益相關方之間的協調和統籌?!?/p>
「這是智慧城市領域建設的一個共通的問題,而不僅僅是路燈物聯網遇到的問題,只是路燈物聯網作為一個統籌性的基礎設施,把這些問題凸顯出來?!?/p>
可以想象,不同政府部門對路燈物聯網的認識和接受程度必然不一樣,如果有統一的宏觀規(guī)劃,便相對容易落實,如果沒有,要靠公司去協調各個部門,實行起來便十分困難。
另外,路燈物聯網不僅僅簡單地將不同的傳感器集成到一根燈桿上,更加重要的部分是要在后臺將不同物聯網信息和應用集成在一起,進行海量物聯傳感信息的高效、統一管理,這對軟件和后臺提出很高的要求。
「我們做的實際上是一個城市級的物聯傳感綜合管理平臺。這個平臺上會有很多的應用,路燈是第一個典型的應用。城市里面好多物聯網的應用都是各做一攤,基礎設施沒有共享,造成了一些重復建設和信息孤島,所以需要一個綜合性平臺?!估钊徽f,一旦智慧路燈將城市物聯網中的不同應用收集于一體,將會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基礎設施管理效率,節(jié)約社會資源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