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2月27日,中央網絡安全與信息化領導小組正式成立,由習近平任組長、李克強、劉云山任副組長。這被海外廣泛報道為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后,由總書記直接擔任組長、由總理擔任第一幅組長的第三個跨黨政軍的重要機構。會上習近平做了重要講話,并審議通過了《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工作規(guī)則》、《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細則》、《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2014年重點工作》。
令人感到疑惑的是,海外一些媒體在報道過程中,似乎有明顯誤讀的地方,甚至認為中共要進一步收緊網絡、遏制言論自由等。那么中央為什么要成立這樣一個高規(guī)格的領導小組,這個小組的歷史淵源以及與以前的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是什么關系,本文將從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對信息化領導方式的演變等出發(fā),理清脈絡,試圖做一些分析。
一、我國信息化領導小組的發(fā)展和演變
改革開放以來,伴隨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和信息技術革命的興起,引起了國家領導層的高度關注,并及時采取一系列重大舉措,緊緊抓住這個歷史機遇。其中,有效加強國家層面對信息化的強有力領導,就是諸多重大舉措中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
上世紀80年代初,在鄧小平、宋平等中央領導的關心和指導下,我國信息化管理體制機制開始建立。1982年10月4日,國務院成立了計算機與大規(guī)模集成電路領導小組,確定了我國發(fā)展大中型計算機、小型機系列機的選型依據。
1984年,為了加強對電子和信息事業(yè)的集中統一領導,國務院決定將國務院計算機與大規(guī)模集成電路領導小組改為國務院電子振興領導小組。該小組在“七五”期間,重點抓了十二項應用系統工程,支持應用電子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產業(yè)。
1986年2月,為了統一領導國家經濟信息系統建設,加強經濟信息管理,在組建國家經濟信息中心的同時,成立了 “國家經濟信息管理領導小組”,時任國家計委主任的宋平任組長。
1993年12月10日,國務院批準成立國家經濟信息化聯席會議,統一領導和組織協調政府經濟領域信息化建設工作。時任國務院副總理鄒家華擔任聯席會議主席。
1996年4月,中央決定在原國家經濟信息化聯席會議基礎上,成立“國務院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統領全國信息化工作,時任國務院副總理鄒家華同志任組長。
1999年12月,國務院決定成立“國家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吳邦國任領導小組組長。
領導小組不單設辦事機構, 具體工作由信息產業(yè)部承擔。
2001年8月,中央決定重新組建“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時任國務院總理朱?基同志擔任領導小組組長。與1999年成立的國家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相比,新組建的領導小組規(guī)格更高,組長由國務院總理擔任,副組長包括2位政治局常委和2位政治局委員。 伴隨著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的成立,國務院信息化辦公室也相繼宣告成立,
2001年8月黨中央、國務院批準成立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負責就我國信息化發(fā)展中的重大問題向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提出建議。至此,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國務院信息化工作辦公室——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一體、兩個支撐機構的格局已經形成。
2003年國務院換屆后,成立了新一屆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擔任組長。為了應對日益嚴峻的網絡與信息安全形勢,同年在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之下成立了國家網絡與信息安全協調小組,組長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擔任。
2008年7月,根據國務院大部制改革的總體部署,國務院信息化工作辦公室的工作職責劃歸新組建的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具體工作由信息化推進司負責。
二、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對信息化管理體制機制的研究和政策建議
2008年國務院機構改革后,國家信息化管理體制發(fā)生了比較大的變化,主要是將原國務院信息化工作辦公室的職能歸并到新組建的工業(yè)與信息化部,信息化管理體制機制方面出現了一些新的情況。為了探索新的歷史條件下國家信息化管理體制機制問題,作為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的參謀咨詢機構——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先后兩次立項進行有關國家信息化管理體制機制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