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他還向大家介紹了自己如何營銷,宣傳,推廣的故事,在定價方面,他們也有自己的想法:賣鋼琴不是賠錢賣,要合理定價,這樣才能支撐運營,支撐不斷地推廣。同時,充分利用線上宣傳,走出極客圈子,定位在普通用戶身上。而電商運營方面也有自己的心得,流量從哪里來?怎么樣提高轉化率?怎么樣做好客服讓轉化率提高,在用戶中有很好的口碑。最開始上線的時候他們也做自己的微信銷售,也在做天貓,做得很凌亂,上線以后,一個很牛的專家也加入了團隊,他分析說同時運營三個平臺不行,要把官網銷售關掉,微信銷售也關掉,把天貓這一個平臺做好就可以,聽了他的建議,先做天貓的運營,之后再打到京東,今天才開始做自己的官網,然后再做自己的微信銷售平臺。如果想把產品賣好,每個環(huán)節(jié)都要做好才能出成績。
如何把握產品與用戶需求關系
無人機無疑是現(xiàn)在最火的產品,而大疆也越來越被人熟悉。不過如果問到每個人身上,估計不是每個人都會立即去購買,因為沒有所謂的『剛性需求』,雖然好玩,但卻不是生活必需品。對于這種非剛需的產品如何能做好,來自大疆的潘農菲用馬斯洛需求解釋了原因。用他的話來說,今天到場的很多產品都在用戶當中沒有剛需,但是他們抓住了中國消費升級時代產生的巨大商業(yè)機會,要相信中國在消費升級時代的時候會越來越多的出現(xiàn)中產階級和有較高收入的人群,他們看重更有質感更有高度的產品品牌。他提出了一個中國新創(chuàng)企業(yè)的2010現(xiàn)象,即在2010年左右,中國開始出現(xiàn)一批以80后創(chuàng)業(yè)者為主的新思維科技企業(yè),不滿足于做小家電式的科技產品,而是注重原創(chuàng)創(chuàng)新,產品品味,注重品牌高度,對一味低價說不。
潘農菲非常認同創(chuàng)新工場汪華對智能硬件的建議,在創(chuàng)業(yè)伊始選方向的時候一定要謹慎,不要一味思考互聯(lián)網思維,最后成型的仍然是一款產品。要做一款真正解決用戶需求的產品的同時,還不應低估量產、供應鏈所帶來的困難程度。潘農菲還認為,如果你沒有雄厚的實力像小米一樣殺入紅海,那么就要走另外一條路,去做更廣泛的領域,去做品牌創(chuàng)造。
潘農菲認為,新時代企業(yè)的新價值觀,應是回歸常識,回歸硬件。從互聯(lián)網用戶轉化至硬件用戶,實際轉化率很有可能大大低于預期。在尊重價格、價值、品牌時,一定要與用戶群層次相符,這在事前要想清楚。做硬件一定要賺錢,千萬不要想靠融來的資本燒錢,然后再說掙錢的事情。健康的利潤率對一家智能硬件公司非常重要。
潘農菲談到,全新互聯(lián)網時代的智能硬件企業(yè),應該都是高增長的企業(yè)。這些企業(yè)將用戶與數(shù)據(jù)同時視為資產,產品銷售作為現(xiàn)金來源,與此同時注重科技創(chuàng)新多于模式創(chuàng)新。他認為,中國缺乏真正意義上的科技創(chuàng)新,中國通常是用模式創(chuàng)新進入一個非常成熟的市場,2010年崛起的這幾個企業(yè),其實在科技創(chuàng)新方面,給中國的科技界,尤其是智能硬件領域帶來不一樣的感覺。
智能硬件該如何實現(xiàn)智能
相比起其他分享者,出門問問實際上不能稱之為智能硬件公司,而是一家技術公司—語音識別和分析技術。作為 Google 翻譯的開發(fā)者,也是語音技術的專家,出門問問的創(chuàng)始人李志飛分享了他是如何從一個人工智能專家變成“表哥”—智能手表系統(tǒng)開發(fā)的。
李志飛說他花了很多時間做一件事情,就是刷表,大家可能聽說過刷機、刷手機,沒太聽說過刷表,出門問問當時做操作系統(tǒng),希望能在用戶體驗上快速地迭代,所以當時找了一款手表MOTO360,MOTO360是無線充電,沒法通過USB像手機一樣連接刷,需要把表帶拆下來,做了一個特制的連接器,再把系統(tǒng)刷上去,當谷歌和摩托羅拉看到的時候確實驚呆了,覺得人類已經無法阻止中國人了。過去六個月時間他們迭代了20個版本,基本上每周一個版本,智能硬件如果沒有軟件的升級換代,沒有ROM的更新,裝一個東西在里面,用戶再也感知不到你的變化,所以在過去迭代了很多版本。
總結起來,他眼中的智能硬件不是連入互聯(lián)網這么簡單,而是有著分析學習能力。而語音的指令是最為容易被接受,也是處理起來最負責的。智能手表不是手機通知器,不應該是將手機搬到手腕上,應該是用戶信息處理的入口。這背后有著很復雜的算法和技術,只有將這些技術運用好了才能讓用戶使用起來十分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