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不管從VR內容難度還是資金實力,后期盈利上看,VR內容對初創(chuàng)公司都是一場自嗨秀。
春江水暖為什么鴨先知?因為“鴨子”是從業(yè)者?
VR不僅技術上尚未完全成熟,內容上也是“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屋漏又逢連陰雨,現(xiàn)實中VR的難度還不僅如此,初創(chuàng)型的VR公司還要面對另一強勁對手——手機廠商。
中國宋代有個大文豪,他曾經寫過一句古詩叫春江水暖鴨先知,為什么是鴨先知那?因為“鴨子”是從業(yè)者,VR大潮的到來,顛覆最大的是哪個行業(yè)?智能手機,沒錯。你看到了VR的商機,一個猛子砸進去了,手機廠商會看不到。
15年年初,三星開賣S7送Gear VR.
2015年12月,樂視發(fā)布首款VR產品手機式VR頭盔COOL1,搭配樂1、樂1Pro使用,配合手機端VR內容應用樂視界,售價149元。
2016年初,小米科技成立小米探索實驗室,重點研究VR/機器人等前沿科技。隨后雷軍在直播平臺上表示,小米VR將于七八月推出。
..........。
有圈內人調侃,“不弄個VR產品出來,都不好意思開手機發(fā)布會”。
盡管VR尚待完善之中,各項軟硬件技術都不成熟,可行業(yè)標準化已經在醞釀布局。谷歌在O/I開發(fā)者大會上發(fā)布了Daydream(白日夢)。谷歌計劃為下個版本的安卓系統(tǒng)打造最新的VR技術,想把VR技術植入安卓系統(tǒng)內,與此同時,谷歌還拉上了小米、HTC、華為等手機廠商配合這個計劃,要讓未來的安卓手機都支持VR功能。
因此,谷歌自己生產了一款VR眼鏡作為參考設計,同時也在和制造商合力制作以手機為屏幕的VR耳機。華為小米一眾廠商也樂于擁抱谷歌一起做“白日夢”,支持谷歌的VR計劃,它們將為谷歌白日夢做屏幕和性能支持。從硬件、軟件、內容三個不同層面對“手機+盒子”式的體驗進行提升,從而對單槍匹馬的手機盒子、VR一體機廠商產生沖擊。
另外,手機廠商另一法寶就是渠道優(yōu)勢。即使初創(chuàng)公司推出來一款產品,除非用戶體驗吊炸天,否則很難讓渠道商放棄長期合作伙伴而去選擇你的產品。舉個最明顯的例子,前幾年,加多寶與王老吉撕逼,最終二者分家,可以說市面上兩款飲料除了名字不同外,其他均為雷同,可市面上,你見的加多寶多還是王老吉那?無疑是加多寶,你去超市購物,問工作人員要王老吉可能還是會給你加多寶,畢竟渠道商更多的還是在加多寶手中。VR公司與手機廠商的對壘中,很可能會面臨這樣的窘境。
面對VR大潮:初創(chuàng)公司難道只能望洋興嘆嗎?
前文中,我們著重分析了VR硬件產品的技術難度,及巨頭親自上陣,初創(chuàng)公司的前景堪憂,以及內容制作,手機廠商的競爭等一些列不利因數(shù),說到這里,讀者都感覺VR創(chuàng)業(yè)方向就是九死一生,難有勝望??芍緞傄f,盡管道路極為曲折,可并不是沒有破解之道,而且因地制宜,從實際出發(fā),未來的前景必是康莊大道。
面對困境,我們各個擊破,從而找尋突破口。
從VR內容創(chuàng)業(yè)上看,砸錢多,盈利難,而且短期是很難看到希望的,當前的VR設備出貨量遠不如2009年的智能手機出貨量。移動互聯(lián)網涌現(xiàn)出的獨角獸都是什么時候成立的?滴滴打車是2012年成立的,今日頭條也是2012年。換句話說,在VR這個領域,優(yōu)秀的2C的獨角獸企業(yè)應該是在2-3年后成立。創(chuàng)業(yè)選擇一個太晚的行業(yè)不行,這樣沒利潤。太早了也不好,先進很可能成為先烈。因此內容這塊,初創(chuàng)公司除非有強大的資金或者獨家資源做靠山,否者的話,盲目出擊很容易折進去。
另外,從硬件上來看,眩暈感、顆粒感、沉浸感不足是目前VR面臨的主要問題。而與這三方面對應的硬件參數(shù)分別是延遲、屏幕分辨率以及視角。而且不僅如此,VR量產中還面臨著諸多產業(yè)鏈上的難題。正是因為技術的復雜性、涉及領域的廣袤性為初創(chuàng)型VR公司提供了生存及扎根行業(yè)的可能性。
大公司軟硬都在做,小公司資源少,因此要聚焦、聚焦、再聚焦,甚至精確聚焦于某一樣技術,為新時代的到來,克服了一項技術難題,掃清了一道障礙,在技術研發(fā)中,多申請專利才是王道,尤其是在VR體驗方面的重要關隘,有自己的核心技術,這樣在VR大潮中才有發(fā)言權。而不是一味的跟風做內容,吹噓自己的硬件,最終喧囂過后,什么都沒留下,就像當初O2O潮水褪去后,裸泳的創(chuàng)業(yè)者一樣,尤為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