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工程師似乎正在借鑒HBO美劇《硅谷》中的靈感。谷歌的團隊正在開發(fā)新技術,利用神經網絡模擬人腦的工作方式去壓縮照片。相對于傳統(tǒng)照片壓縮技術,這種技術的效率更高。
研究人員利用600萬張參考照片去訓練人工智能系統(tǒng)(基于谷歌TensorFlow,谷歌去年已將其開源)如何進行照片壓縮。這些照片被分解成32x32像素的小塊,而研究人員從中選出100個最難壓縮的小塊讓系統(tǒng)去學習。谷歌的想法是,通過用難度較大的小塊去訓練,圖像其他部分的壓縮將會變得很簡單。
隨后人工智能可以預測,在經過壓縮后圖像會變成什么樣,并生成結果。壓縮后文件的大小要小于JPEG圖片。此外神經網絡可以判斷,對給定圖片的不同部分,什么樣的壓縮方法最優(yōu)。
不過,這一系統(tǒng)仍不完美。在壓縮圖片的過程中,生成的圖片有時在人眼看起來并不是很好。目前還沒有標準化的方法去進行測試。因此,人工智能尚未迎來黃金時代。不過,谷歌團隊取得的進展令人印象深刻,而未來的進展也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