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陸軍部定期公布的《2016-2045年新興科技趨勢報告》,該報告是在美國過去五年內由政府機構、咨詢機構、智囊團、科研機構等發(fā)表的32份科技趨勢相關研究調查報告的基礎上提煉形成的。通過對近700項科技趨勢的綜合比對分析,最終明確了20項最值得關注的科技發(fā)展趨勢,其中包括云端計算,物聯網,區(qū)塊鏈等。
物聯網
在2045年,最保守的預測也認為將會有超過1千億的設備連接在互聯網上。這些設備包括了移動設備、可穿戴設備、家用電器、醫(yī)療設備、工業(yè)探測器、監(jiān)控攝像頭、汽車,以及服裝等。它們所創(chuàng)造并分享的數據將會給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一場新的信息革命。
人們將可以利用來自物聯網的信息來加深對世界以及自己生活的了解,并且做出更加合適的決定。
在此同時,聯網設備也將把目前許多工作,比如監(jiān)視,管理,以及維修等需要人力的工作自動化。物聯網、數據分析、以及人工智能這三大技術之間的合作將會在世界上創(chuàng)造出一個巨大的智能機器網絡,在不需人力介入的情況下實現巨量的商業(yè)交易。
但是,雖然物聯網會提高經濟效率、公共安全,以及個人生活,它也會加重對于網絡安全和個人隱私的擔憂??植婪肿樱缸锛瘓F以及敵對勢力將會利用物聯網作為新的攻擊手段。而物聯網中所包含的大量數據也會誘惑政府去實施針對人民的監(jiān)控,從而進一步的引發(fā)隱私和安全之間的對抗。
代表性技術:微電子機械系統(tǒng)(MEMS)、無線通訊、電源管理技術
實際應用:海量數據分析、醫(yī)療實時監(jiān)測
機器人與自動化系統(tǒng)
在2045年的地球上,機器人和自動化系統(tǒng)將無處不在。自動駕駛汽車會使交通更加安全與高效,或許還會給共享經濟帶來新的動力。機器人則會負責日常生活中大量的任務,比如照顧老人與買菜,以及工業(yè)中的職責,比如收獲農作物,維護公共設施等等。
而隨著機器人的機動性、靈敏度以及智能的提高,它們將成為強大的戰(zhàn)士,在戰(zhàn)場上輔助、甚至替代人類士兵作戰(zhàn)。人工智能軟件則會被使用到商業(yè)上,例如從數百TB的數據里面提取有意義的信息,使商業(yè)服務自動化,以及替代諸如客服、教師等傳統(tǒng)意義上 “以人為本”的職業(yè)。
但是,機器人與自動化也會帶來許多的危機。數百萬工作被機器取代的下崗職工將會給社會造成極大的沖擊,導致經濟與社會的不穩(wěn)。自動化網絡系統(tǒng)則會成為各個敵對勢力相互攻擊的主要突破口。在沖突中使用機器人和自動化系統(tǒng)則有可能造成極大的倫理和文化挑戰(zhàn)。
代表性技術:機器學習、傳感器與控制系統(tǒng)、人機交互
實際應用:AlphaGo、機器人神經系統(tǒng)、微軟聊天機器人Tay
智能手機與云端計算
智能手機與云端計算正在改變人類與數據相處的方式。比如目前的美國,大約有30%的網頁瀏覽和40%的社交媒體是通過手機的。而這的原因之一就是具有各種可以測量天氣、位置、光度、聲音、以及生物特征的探測器的智能手機。
隨著手機的威力越來越大,功能也越來越全面,移動網絡的鋪展也將加速。在2030年,全球75%的人口將會擁有移動網絡連接,60%的人口將會擁有高速有線網絡連接。
移動終端的發(fā)展以及移動網絡的擴散,也會進一步推進云端計算的進展。云端計算可以在在零投入的情況下給用戶帶來大量的計算能力。在未來的30年里,基于云的移動計算端將會改變從醫(yī)療到教育的各行各業(yè)。
比如人們可以通過手機來進行體檢并與云端的診斷軟件直接溝通,人們也可以在手機上使用教育軟件來學習新的技能,農民們甚至可以通過手機連接到實時氣象數據,通過云端軟件計算最優(yōu)化的收割時間。
但是,這一切都需要極高的網絡安全性、可靠性、以及流量。商業(yè)用戶以及個人用戶也都需要習慣把數據上傳到云端中。
代表性技術:高效無線網絡、近場通信與低能耗網、電池優(yōu)化
實際應用:數據流動性、移動端惡意軟件、云端移動處理器
量子計算
量子計算是通過疊加原理和量子糾纏等次原子粒子的特性來實現對數據的編碼和操縱。
雖然在過去的幾十年里,量子計算只存在于理論上,近些年的研究已經開始出現有意義的結果。在未來的5-15年里,我們很有可能制造出一款有實用意義的量子計算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