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出席兩會期間接受采訪,談起為何這場對戰(zhàn)吸引了如此多的目光,李彥宏表示:“因為人工智能技術快要進入實用階段了。”他表示,未來5-10年是中國人工智能發(fā)展的黃金時間,過去是學術討論,今后逐漸進入商用,如智能機器人、無人駕駛汽車、語音識別等。李彥宏對人工智能的展望,不僅僅是百度一家企業(yè)的產業(yè)理解,同樣也是歐美巨頭的發(fā)展共識。更重要的是,這也揭示了人工智能未來的根本方向,那就是真正貼近并且服務于人的生活和工作。
人工智能距離顛覆人類還有多遠
再來回顧一下這場人機大戰(zhàn)。作為人類,職業(yè)棋手看過寥寥幾局后便可明白對手的風格,并采取相應策略,而資深游戲玩家也能在接觸一個新游戲后幾次便上手,但到目前為止,人工智能要達到人類水平,依然需要大量樣本的訓練。必須承認,如果沒有古今棋手在圍棋上無數(shù)成敗的經(jīng)驗累計,AlphaGo也不會有今天的勝利。
“人工智能打敗人類”,聽起來動靜不小,但真實意義其實更像計算器贏了人類口算--依然是單一領域的智能超越人類。而且以人工智能的進階標準來看,AlphaGo遠不是真正意義上模擬人,像人一樣思考、行動的強人工智能。正如李彥宏所說,“隨著計算成本的飛速下降和計算能力的飛速提升,未來十幾二十年,這樣的大腦或許要比人腦還要聰明”,而這樣的“聰明”才是可以對人們的生活產生根本性改變的人工智能。
登陸|注冊歡迎登陸本站,認識更多朋友,獲得更多精彩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