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的發(fā)展讓線上與線下的距離越來越近,給O2O帶來了無線的機會。阿里在本地生活領域布局從2006年收購口碑網開始。2012年阿里再次投資丁丁網。2013年投資快的打車,其目的在于通過打車軟件接入支付寶的支付方案和信用體系,2015年阿里又參與快的的D輪融資。2014年投資銀泰商業(yè)、參與美團新一輪5億美元的融資,此外還投資了垂直方向上的遛遛寵物。
其中,2013年阿里通過收購高德地圖獲得了O2O的重要入口和載體。在移動端雙方資源全面整合,從商家信息、地理位置、商品信息、支付核銷乃至物流配送,構建了完整的移動商務閉環(huán)。阿里巴巴還將借助高德的引擎和地圖內容,結合自身電子商務平臺,開發(fā)基于LBS的應用,為用戶提供更好的體驗和更多的生活服務內容,讓阿里的O2O布局更加豐滿。
金融領域,阿里巴巴自身非常強勢、業(yè)務線很長,在投資上面也很關注,包括11.8億元收購天弘基金51%的股份,32.99億元入股恒生電子,1200萬美元投資移動安全支付公司V-Key;以及今年2月,阿里旗下金融子公司螞蟻金服同意收購印度在線支付平臺Paytm母公司One97 Communications 25%的股份。
在文化娛樂產業(yè)的布局不僅能帶來巨額的利潤,更能通過廣告等手段,實現電商平臺導流。 “粉絲經濟”也將是未來移動電商發(fā)展到后期的爭奪焦點。早在2009年,馬云就投資了華誼兄弟公司,2013年阿里收購蝦米網。
2014年至今,阿里在文化娛樂領域發(fā)生了14起投資和并購,總金額接超36億美元:62.44億港幣收購文化中國60%股權,并在后面將其升級為“阿里影業(yè)”;接著馬上又以65.36億元入股華數傳媒,12.2億美元戰(zhàn)略投資優(yōu)酷土豆集團,12億元投資廣州恒大足球俱樂部,5億元投資21世紀傳媒,24億入股光線傳媒,12億元參股第一財經……此外還有投資魔漫相機、V電影、芭樂網、虎嗅網等,令人眼花繚亂。
在國內投資并購動作不斷的阿里,對海外市場的開拓也從未放慢步伐,將其無邊界的商業(yè)思路暴露無遺。2014年以來,阿里對海外的投資更加“兇猛”:1月投資美國零售商FirstDibs,2月投資了美國在線教育TutorGroup,3月投資美國社交視頻網站Tango,4月參與位于加利福尼亞的Lyft的融資,5月認購新加坡郵政股,6月對Peel投資,7月投資美國游戲開發(fā)公司Kabam,11月投資新加坡V-Key ……幾乎保持著每月一次的海外投資速度。
今年6月,阿里巴巴集團旗下聚劃算平臺和天貓國際聯合開啟“地球村”模式。美、英、法等十一國國家館在天貓國際亮相。同日,阿里巴巴聚劃算平臺宣布全面啟動與20國國家大使館合作進程。這一系列動作標志著阿里巴巴跨境進口版圖初步形成。
此外,阿里在旅游、汽車交通、房產酒店、教育、醫(yī)療健康等多個方向也有眾多投資,其投資觸角已遍布國內國外各個領域。馬云一直強調,他們做的不是生意,而是生態(tài);他們建設的不是公司,而是社會化組織。阿里商業(yè)帝國的體量之大而全,投資金額之多,在顯示出一種不缺錢的態(tài)度的同時,也不禁讓人驚嘆馬云的商業(yè)運作能力之強。對于阿里帝國未來的發(fā)展,想象空間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