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變革的節(jié)骨點上,整個零售行業(yè)顯然有些適應不良,由此電商的崛起成為實體零售低迷理所當然的理由,此外像人力、店鋪租金及原材料成本飛漲、行業(yè)過度競爭、商業(yè)模式單一等都成為實體零售低迷的萬金油原因,客觀而言,這些都是原因,但不是關鍵原因,真正關鍵的原因在效率。電商之所以對實體零售構成壓力是因為其效率更高,ZARA之所以能獨步服裝業(yè)全賴其超高的效率,其服飾從設計理念到成品上架僅需10天左右。
顯然,實體零售行業(yè)的競爭已進入效率為王的時代,可謂到效率者得天下,而如何提升效率已成為當下實體零售行業(yè)的當務之急,如何提升?智能化、信息化及自動化乃最佳藥方,特別是以RFID技術為代表的新技術應用將給實體零售業(yè)帶來新的爆發(fā)!
關注RFID技術到底是如何提升零售行業(yè)效率問題的朋友,不妨關注下第九屆2017中國國際物聯(lián)網博覽會,該博覽會是由國內RFID界權威媒體“RFID世界網”物聯(lián)傳媒主辦,將于3月29-31日舉辦蘇州春季展及8月16-18日舉辦深圳夏季展,其中在春季展的第十一屆RFID世界大會上,深圳市遠望谷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代表將給與會者帶來《零售行業(yè)的RFID應用難點及核心技術分析》的主題演講,在同期舉行的展會部分,遠望谷及廈門信達股份有限公司將向與會者展示各自最新最先進的零售業(yè)解決方案。
RFID技術能給零售行業(yè)帶來什么?
去年,亞馬遜的Amazon Go免排隊商店一經推出便吸引了全球媒體的目光,Amazon Go最大的特色便是不用像傳統(tǒng)零售超市一樣排隊結賬,顧客選好自己需要的商品后就可以直接離開,見圖3。事實上,借助RFID技術同樣可以在零售超市實現免排隊和自動結賬流程。

RFID對零售商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體現在供應鏈管理、庫存管理,店內商品管理、客戶關系管理及安全管理這五個方面:
供應鏈管理:這在零售業(yè)中最早使用RFID的,同時亦是目前RFID用得最多的一個領域;
庫存管理:RFID應用的主要內容包括利用固定或移動讀寫器對進出倉庫以及倉庫貨架上的商品進行掃描、提高貨物出入、揀貨、盤貨的工作效率、向上游供貨商提高庫存的可視性,方便及時供貨、與店內貨架自動補貨系統(tǒng)相聯(lián),及時補貨,使庫存達到優(yōu)化等 ;
店內商品管理:在這塊上,目前多數零售店都將RFID應用在一些易盜或貴重的商品上;
客戶管理:RFID主要集中應用在自助結賬及改善客戶店內購物體驗兩個方面;
安全管理:一般應用在商品防盜及遺失上,其次則是用RFID識別碼替代原來的密碼控制IT設備的使用權或某些重要部門的出入權。
RFID的應用使得零售商在這些部分的管理上更加智能化、信息化及自動化,把人從日常大量機械化的重復工作中解脫出來,避免對人工過度依賴的同時大大提升了零售企業(yè)日常的管理運作效率。
事實上,RFID技術讓零售商對庫存的管理更為精確,使得實體店可減少20%-30%的斷貨率,增加1%-2%的銷售額,讓零售商在精益生產、降低庫存及精簡勞動力上有更大的發(fā)揮余地。以零售門店日常的數據盤點為例,原本全人工操作可能需要一天甚至更久,且其準確率亦無法保證,應用RFID技術后,幾分鐘甚至更短的時間便可完成,其分門別類的各項數據皆被詳細記錄。
此外在品牌防偽、追溯及藉由RFID技術為客戶帶來的差異化購物體驗(如更快速的購物結算流程)等方面,RFID技術都具備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同時企業(yè)還可依據RFID技術提供的詳細交易數據進行經營趨勢分析與購買模式挖掘,為未來經營策略的制定提供可靠的數據參考。
行業(yè)巨頭紛紛“觸電”,RFID技術在零售行業(yè)掀起應用新高潮!
事實上,正是RFID技術在零售業(yè)應用上巨大的技術優(yōu)勢,全球零售企業(yè)巨頭們早早就展開了布局。
作為世界第三大零售商的麥德龍集團(METRO Group) 宣布計劃在整個供應鏈及其位于德國Rheinberg的“未來商店”全面采用RFID技術,麥德龍首席信息官Mierdorf表示:“盡管我們遭遇了許多的技術挑戰(zhàn),但我們終于能大幅度改進貨品交收程序,享受RFID所帶來的豐碩成果。”
效果立竿見影,麥德龍的RFID項目實施后,倉儲人力開支減少14%、存貨到位率提高了11%、缺貨情況減少11%,以及貨物丟失降低了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