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演講而言,世界上或許只有一家公司能夠像政治家或者名人那樣吸引大眾的目光,那就是蘋果公司(Apple Inc.)。該公司的主題演講活動可謂有口皆碑,而且該公司品牌的影響力和號召力也是毋庸置疑的,甚至有的網(wǎng)站整個內容都是關于蘋果公司的一些傳聞。對于遍布世界的蘋果公司的投資者和粉絲來說,該公司的產品發(fā)布活動是他們與這家市值超過 5000 億美元的公司最親密接觸的時刻。

從上世紀 80 年代開始,Jayne Benjulian 就成為了蘋果公司的第一任首席演講稿撰寫人。在蘋果公司的六年時間中,Jayne Benjulian 參與了該公司大大小小各種形式的演講稿的撰寫工作?,F(xiàn)在她已經變身成為了一名詩人,而在她的新書《Five Sextillion Atoms》中,她創(chuàng)作了很多關于美國歷史和自己家庭故事的詩歌。在本文中 Benjulian 將會為我們介紹她在蘋果公司的工作以及對于詩歌的一些思考。
記者:您是如何成為一名演講稿撰寫人的呢?Jayne Benjulian:大學畢業(yè)以后,我在紐約從事文字廣告方面的工作,在那時我接觸到了那種出現(xiàn)在廣告周刊背面的廣告,而其中有一則廣告就是蘋果公司在招聘總編輯。于是我就按照上面的信息發(fā)送了我的個人檔案,然后在 8 月份我獲得了該公司的錄取通知。我清楚地記得我去蘋果公司的第一天是 1984 年的萬圣節(jié),而在那年的一月份蘋果公司剛剛推出了 Mac 電腦。你可以想象一下,像我這樣來自紐約的員工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走進蘋果公司讓人多么震驚——他們都穿著萬圣節(jié)的服裝,而我卻顯得格格不入。他們將我?guī)У搅宿k公室,而在我的辦公室中我看到的正是一臺 Mac 電腦。
記者:那就是說你一開始是被聘為蘋果公司的總編輯,爾后你才開始進行演講稿撰寫的嗎?Jayne Benjulian:事實上,在進入蘋果公司一個月以后我就開始接觸演講稿撰寫的工作了。很快,我就開始了兩份全職工作,而我覺得我應該從這兩份工作中選擇一份來盡力做好,而最后我選擇了成為演講稿撰寫人。當時蘋果公司已經有兩位自由演講稿撰寫人,公司告訴我他們會先看我的表現(xiàn),然后再決定是否解雇那兩位自由撰稿人。因此我寫了一份演講稿,也正是這份演講稿終結了那兩位自由撰稿人的工作生涯,而我成為了一名全職人員。很快,我開始邀請記者加入了這一領域,并且訓練他們進行研究、以及為演講撰寫相應的演講稿,而這也最終成為了蘋果公司的首個演講部門。
記者:那么在那個時候演講部門需要為蘋果公司準備多少演講稿呢?Jayne Benjulian:很多很多。蘋果公司的各個主管都需要進行演講。演講部門的工作職責就是為蘋果公司的演講準備演講稿,并且深入研究如何撰寫精彩的演講稿。很快蘋果公司的高管都被要求要進行演講,并且決定他們需要做什么樣的演講。因此,我們需要進行產品介紹、分析師會議、消費者會議、合作伙伴會議、員工會議和銷售會議等,而這樣巨大的工作量使得演講撰稿人的任務也非常繁重。
記者:那么怎樣才算是一個好的演講呢?Jayne Benjulian:寫好一份演講稿的核心要義是中心思想。一篇演講稿只能有一個中心,而不是多個,因此每一個偉大的演講都有一個主題思想或者主要信息。除了中心思想以外,每一個演講的措辭也要非常注意,這就有點像是單口相聲一樣,演講人同時還需要用相應的身體語言來傳遞信息。演講是一種口頭表達形式,而這種形式有別于大聲朗讀或者在桌前輕聲默念一些政策條款。曾有一次,我將一位蘋果公司高管帶到了我們的工作室來觀察演員的表演。他問我如何才能表現(xiàn)得非常真誠?說實話,真誠并不是通過表演來表現(xiàn)的,偉大的演講者通常都會冒風險在演講時真情流露,以便拉近與聽眾之間的距離。你可以看看喬布斯的那些視頻資料,他就是這樣的一位偉大的演說家。
記者:您曾經和喬布斯共事過嗎?Jayne Benjulian:事實上,我并沒有為喬布斯寫過演講稿。在 1984 年的萬圣節(jié)的時候,他正要離開這家公司;而當他再次回到這家公司的時候,我已經離開了蘋果公司。
記者:您提到真誠其實是演講時最難做到的方面之一。除此之外,演講撰稿人還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Jayne Benjulian:除此之外,非常重要也非常難以實現(xiàn)的一點是,每一個演講其實都應該由特定的演講人來進行,且受眾也要經過仔細挑選。這也就意味著對于每一場演講,我們都要深入研究我們的聽眾。因此一個演講除了要有一個中心思想以外,還要注意是誰來進行這次演講,以及演講的受眾是誰。這一點其實非常重要,從我們聽到的政治家的演講中不難看出這一點。因此我們需要關注這樣的問題:我們的聽眾是誰?他們是紐約的業(yè)內人士分析嗎?是合作伙伴?是消費者?亦或是公司雇員?當然,對于產品發(fā)布會來說,每一件事情都是最高機密,且每一點都需要讓人感到意外。而事實上我們很少從蘋果公司的競爭者中看到這一點,因為他們每年在發(fā)布產品之前都會透露很多關于產品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