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感技術,已經是科技界公認的人機交互的主流趨勢。近年來,體感技術迅速發(fā)展,特別是在運動娛樂領域得到快速的應用,曾有媒體預測:智能硬件、虛擬現(xiàn)實、跑步社交、生活O2O和再生資源這五大行業(yè)很有可能是2016年的“金礦”,這里所指的“智能硬件與虛擬現(xiàn)實”其實就是體感技術涉足的行業(yè)領域。那么,體感技術到底有哪些獨特的優(yōu)勢,它能為我們的生活領域帶來哪些價值與商機呢?
VR配合體感操作,成為未來娛樂操控趨勢
說到體感技術,不得不說到虛擬現(xiàn)實(Virtual Reality,簡稱 VR ),VR是通過虛擬一個不同于現(xiàn)實的環(huán)境、并讓你的大腦信以為真,通過頭部和體感動作的捕捉,身歷其境地與內容做互動,使用戶沉浸在其中。因此,體感與VR兩者的配合是密不可分的,體感技術也成為繼鍵盤+鼠標、觸控屏之后最新的第三大類人機交互操作方式。
自從2006年,任天堂發(fā)布的新一代主機Wii與新款游戲手柄,第一次將體感動作引入了電視游戲之中,由Wii引發(fā)了一場操控大革命。隨后,在任天堂的體感游戲機Wii的強大攻勢下,微軟對于體感技術發(fā)展也開始重視起來,從收購以色列 3D 傳感器技術公司。
PrimeSense開始,到2010年E3上的“初生計劃”都為體感技術奠定了基礎,之后公布的Kinect無疑是體感技術界的一次變革,徹底改變了人們游戲和娛樂體驗的方式。緊接著,索尼借簽以上二者產品的功能特點,隨即以PS Eye+PS Move為代表的組合出現(xiàn),產品兼顧了全身體感控制、精準反應和震動反饋。當索尼的Play Station VR頭盔出現(xiàn)開始后,VR配合體感控制器的操控方式成為了眾多分析師口中的未來游戲趨勢。
微軟、任天堂、索尼三大廠商在體感技術方面取得的發(fā)展,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并引領一種體感技術風潮,使得越來多越多的廠商加入,其中就包括蘋果、谷歌以及各大電視機、電腦和硬件生產商。蘋果在 2013 年11 月份從微軟手中收購了以色列 3D 傳感器技術公司PrimeSense。時隔一年,蘋果就在美國專利局提交的體感技術專利,之后不到一月,蘋果又提交了關于3D體感操作相關的技術專利。蘋果為這項技術命名為ZoomGird,并表示此項技術的適用范圍包括 Apple TV、iPhone、iPad 和 Mac,幾乎囊括蘋果的全線硬件產品。
另一科技巨頭谷歌公司則發(fā)布了一個叫“Project Glass”的未來眼鏡概念設計。這個項目來源于Google最秘密的X實驗室團隊,這款眼鏡集智能手機、GPRS、相機于一身,能夠為佩戴者提供所處環(huán)境的信息,融合了傳感器、語音識別以及體感控制技術,在用戶眼前展現(xiàn)實時信息,只要眨眨眼就能拍照上傳、收發(fā)短信、查詢天氣路況等操作,根據其演示視頻,通過眼睛對各種功能進行選擇,但是具體實施是通過語音來控制。
中國體感技術,正在悄然走向世界
近年來,國內外資本市場對體感技術興趣濃厚、響應熱烈,相關概念股被追逐。國外對體感技術的研發(fā),很快吸引到國內眾多擁有前瞻意識的廠商關注,面對體感技術的美好應用前景、家庭娛樂文化的逐漸普及,自然成為了國內眾多廠商的首選目標。
在電視廠商方面,長虹、TCL、海信、創(chuàng)維等品牌陸續(xù)推出了帶有體感游戲功能的智能電視。例如:在2012年,TCL就通過電視攝像頭來進行簡單捕捉觀眾的動作,為客戶提供像《叢林大冒險》等簡單的體感游戲體驗,雖然游戲內容略微簡單,但正好符大多數(shù)家庭的簡單娛樂理念;今年5月,樂視也發(fā)布了“超級手勢體感攝像頭”,可以通過手勢實現(xiàn)對電視的控制。而電腦廠商方面,聯(lián)想、方正、海爾等整機廠商早也紛紛推出了體感電腦,讓用戶無需實際接觸電腦和鼠標即可實現(xiàn)操作。
無獨有偶,2014年4月,國內老牌游戲廠商小霸王攜手阿里云共同發(fā)布了一款型號為G20的小霸王阿里云TV智能體感游戲機,模仿Wii的方式也引起了國內玩家的興趣;隨后,華碩也開始在體感技術上發(fā)力,其與美國3D體感技術商Leap Motion攜手合作一款與Kinect玩法類似的Xtion PRO也開始在國內尋求游戲內容進行填充。
作為國內最早一批專業(yè)體感技術研發(fā)的企業(yè),廈門欣富地智能科技(X-MOTION)搶得市場先機,從2013年始陸續(xù)推出了“體感沙發(fā)”、“動感賽車模擬器”,能夠無縫銜接目前大部分的好萊塢影片以及主流PC賽車游戲,其超逼真的體感模擬效果,給玩家?guī)碚鸷扼w驗,也為文娛行業(yè)帶來了強勁的創(chuàng)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