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Oculus Rift剛剛出來了一波外媒評測,今天各大國外科技媒體的HTC Vive評測也陸續(xù)放出來了。如果你還在Rift和Vive之間糾結,這篇文章或許可以幫到你,下面我們就來總結一下各大媒體對Vive的評價。
先來回顧一下Vive的基本信息,消費者版的Vive國行售價6888元,包含以下內容:
一個內置前置攝像頭及Vive電話服務的VR頭戴設備;
兩個無線VR控制手柄;
整套空間定位傳感裝置(兩個基站);
以及特別為預訂用戶限時免費提供的兩款VR應用。
另外你還需要一臺至少達到以下配置的電腦主機:
GPU:NVIDIA GeForce GTX 970, AMD Radeon R9 290同檔或更高配置
CPU:Intel i5-4590 / AMD FX 8350同檔或更高配置
內存:4 GB 或更多
外媒評價
一、Engadget:真正沉浸感的VR體驗不便宜!
癮科技主站的評測認為Vive是一款沉浸感非常好的VR設備;頭部追蹤功能要優(yōu)于Oculus Rift;空間定位的體驗非常震撼;運動追蹤手柄用起來也很好。
不足之處在于非常貴,頭盔很重很難長時間佩戴??傮w打分為82分(百分制)。
二、The Verge:最好的想法,但未必是最好的執(zhí)行
在看The Verge的評測視頻中,小編發(fā)現最提到最多的詞就是Unfinished(沒有完成),特別是游戲方面,評測者Adi Robertson認為一些她覺得最好的游戲都顯得還沒有完成。
總體來講,The Verge認為Vive能夠提供很多基于動捕的游戲和體驗,交互界面很豐富而且可以定制化,硬件工藝也相當扎實。不好的地方是重而且笨拙,用戶體驗有些小bug,游戲未完成,售價最高??傮w打分:8分(10分制)。

三、GIZMODO:一款漂亮的產品,但有個大缺陷
他們所說的這個大缺陷是沒游戲,這是所有VR頭盔都存在的問題,畢竟現在還處于VR發(fā)展的早期。
對于Vive,GIZMODO同樣覺得它沉浸感非常棒,但戴起來比較重。還有一個缺點是買回來后設置很麻煩,附帶的線纜眾多;另外游戲還比較少。但對比Rift的優(yōu)勢就在于基于動捕的手柄可以帶來更具沉浸感的體驗。
總體來說GIZMODO認為Vive是你能買到的最先進的消費電子產品,如果你愛科技產品,就買吧。
四、RoadToVR:驚艷的VR體驗,如果你房間夠大的話
VR垂直媒體RoadToVR的評測是這幾家中最詳細的,從開箱到設置,到空間內的體驗與坐著的體驗都有。
他們對Vive給出的評價是:空間追蹤(Room-scale)的體驗非常棒,但這真的現實嗎?指的就是體驗Vive需要家里能夠騰出夠大的空間,雖然你也能夠坐著玩,但前者才是Vive的獨特賣點呀??偟膩碚f,RoadToVR對Vive的軟硬件評價都很高,但也覺得缺少足夠多且好的內容。
五、TechCrunch:才一星期最佳VR頭盔就易主了
TC一上來就難掩對Vive的贊美,并認為它在與Oculus Rift的對比中是勝出者。
總體來說,TC認為Vive的空間追蹤系統體驗很棒,自帶的攝像頭很有用(用來看到現實世界),光學質量很高,動捕也是頂級的;不足之處是產品比較笨重,需要大的空間,UI有bug,而且缺少游戲大作。
六、TIME:HTC Vive完成了虛擬現實的偉大愿景
時代周刊網站出了一篇較短的評測文章,他們對Vive的整體評價相當高。具體體驗上面,好的地方包括精確流暢的動作追蹤,玩家能四處走動,游戲選擇較多;不好的地方包括貴,配件太多,以及需要連線。
總的來說TIME給Vive 4.5分(5分制),并建議已經有高配游戲PC,又想體驗更深度VR游戲的玩家適合購買。
七:Polygon:投入大,回報也大
Polygon也出了一篇非常詳盡的評測文,總體來說他們認為Vive是一款高端的VR設備,你需要為它投入很多,但是它回報給你的也很多。
為了體驗Vive你得買799美元的頭盔,準備好一個房間(不一定是專門的),還要一臺高端臺式電腦,可能還需要在墻上鉆洞。而這一切換來的是令人驚叫的沉浸式VR體驗。
評測作者Ben Kuchera認為Vive作為消費級產品剛剛及格,倒更像是很完善的開發(fā)者套件。他最終給了8分(10分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