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已逐漸邁向多終端時代,這是一次挑戰(zhàn),也是一個機遇。
關于多終端屏幕,我們能做些什么?我們能從哪些地方著手?
以下是關于多終端屏幕的幾個特點,希望能和大家一同探討并帶來啟發(fā)。
同步性
不管是任何的設備,時間或地點,用戶都希望能從任何地方,任何終端獲取(相同)信息或數(shù)據(jù)。設備能為用戶保持數(shù)據(jù)同步與管理,而信息可以隨時被用戶在各種設備平臺上訪問或跨平臺編輯。因此,也就有了多終端屏幕的同步特性。
例子:
1.Kindle,你可以在任何時候中斷電子書閱讀,切換其他設備閱讀時,應用程序會記住上一次的閱讀位置。
2.icloud,能把用戶的日歷,聯(lián)系人,文檔,音樂和照片自動同步到蘋果的服務器,從而無論在哪個設備上使用,都能保持最新。包括最新推出的Power Nap,也是為了數(shù)據(jù)及時同步而服務的。
3.chrome書簽云同步
4.Dropbox等云筆記產(chǎn)品。
相關性
多終端屏幕的相關性,就是內(nèi)容在多種設備的不同屏幕下,依然可用的特性。因此,就要求產(chǎn)品具備良好的跨平臺體驗。針對不同的設備和屏幕尺寸,讓內(nèi)容重新排列,邏輯框架作適應調(diào)整,并盡可能地保持產(chǎn)品的一致性和統(tǒng)一體驗。
例子:
1.EverNote,可以在許多平臺和設備上運行(桌面應用程序,瀏覽器應用程序,iPad和智能手機客戶端),而即使在不同屏幕和設備上的應用程序看起來有所不同,但仍能為用戶提供的一致的體驗。
2.視頻提供商Netflix,為來自全國各地的設備和特定的電視,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和智能手機提供按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