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早些時候,在穿越Kampala市中心的公車上,我決定進行一次非正式的調查。經過烏干達首都的豐富多彩和混亂的街道,我嘗試留意和記錄周遭人們使用手機的現象。包括手機商店和小賣亭,街頭充值卡販售者和巨型廣告牌,以及實際使用手機的人們:一個穿著校服行色匆匆的女孩正寫著一條短信,交通高峰時穿梭的的摩后座上的商人從容地撥打電話。
公車上的乘客不僅一半有手機,我們的司機也有,他一邊將車??康浇K點站,一邊不停地敲擊著手機鍵盤。五分鐘后,我就忘了這個計數,終頸部酸痛而作罷。不過我有比數字更好的例證。
我的調查得出了一個簡單的事實:過去十年,非洲經歷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手機繁榮。1998年,這個大陸的手機擁有量不超過400萬。而現在這個超過了5億。僅在烏干達就有1千萬人,或約30%的該國人口擁有移動電話,而且這個數字每年都在迅速增長。對于烏干達人來說,這種隨處可見的設備不僅僅是方便的通訊工具:也是一種生活方式。
鑒于其在科技發(fā)展中的微弱成就,這一切似乎不太可能,但非洲現在真的處于手機革命的中心。在西方,我們已經將手機當成電腦:智能手機可以作為口袋里的電腦。而在非洲,這個十億人口只消耗4%的世界電力的大陸,很多人甚至都支付不起電腦的電費,更別說買一臺。這讓電話用戶和開發(fā)人員成為豐富的資源,而非洲人使用手機正在做的事情,也正是第一世界的人們剛剛興起的。
這方面最生動的例子是手機銀行。四年前,在鄰國肯尼亞,手機網絡供應商Safaricom推出了一款名為M-Pesa的服務,可以讓用戶在手機上存錢。如果你想支付水電費或者轉賬給朋友,你只需通過短信發(fā)送,收件人在當地的M-Pesa網點將其轉換成現金就可以。該服務價格低廉,簡單實用,這對無法訪問銀行帳戶或無法負擔高額收費的數百萬非洲人來說,無疑是場革命。
Safaricom本身并沒有發(fā)明手機銀行:它很早就存在于挪威和日本等國家,但規(guī)模小,完全沒有產生像在肯尼亞那樣的巨大效應。傳統銀行起初對此并不歡迎——他們試圖一開始就關閉M-Pesa——但現在,他們在這場博弈中也收獲頗豐,據估計,到2015年全球手機交易量將超過一萬億美元。據位于加利福尼亞州的Obopay的手機銀行開發(fā)執(zhí)行主席Carol Realini所稱:“非洲是銀行業(yè)的硅谷,銀行業(yè)的未來將在這里定義……而且將改變世界。”
手機銀行業(yè)務也迅速蔓延到其他發(fā)展中國家。烏干達最大的電信公司——MTN Uganda,于2009年3月開設了其自己的手機銀行服務——MobileMoney.短短一年之內,就有60萬烏干達人注冊了?,F在,得益于積極的擴張政策讓它贏得了更多的用戶——那些被稱為“步兵”的MTN代理商紛紛走向街頭拉新客戶——該服務的用戶現在已超過160萬。
2011年,MobileMoney網點已經遍布全國:醒目的黃色大廈和售販亭不僅在Kampala隨處可見,其他地方也是星羅棋布。MTN的網絡覆蓋率達到了烏干達85%的地區(qū),而有MTN的地方就有MobileMoney.我旅行穿過許多村莊,不過多么遙遠或者微小,哪里都有那一抹黃色。
手機在非洲欠發(fā)達地區(qū)擁有巨大的經濟潛力。一份2005年的倫敦商學院的研究報告發(fā)現,發(fā)展中國家每100人增加10部手機,其國內生產總值上升0.5%.手機網絡不僅能夠促進通訊和金融發(fā)展,也可以用于將有關農業(yè)和醫(yī)療保健的重要信息傳播到易受到干旱和疾病的影響的偏遠農村地區(qū)。
盡管手機在烏干達迅速擴散,但數字鴻溝依然存在。當一個國家的成人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不能讀或寫,信息如何被理解和運用呢?智能手機對于多數烏干達人來說還是比較遙遠的,而非智能的手機怎么能處理那些復雜而詳細的信息呢?
小額信貸組織Grameen基金會探索出了一個有趣的解決之道。為了在烏干達的農村地區(qū)建立一個可靠地互動管道,Grameen開始將智能手機出租給當地農民,這樣他們就可以接收各種信息——季節(jié)性的天氣報告,種植的意見,疾病診斷,市場價格——并將這些傳遞給鄰居。他們還收集這些注冊農民的信息,并將其反饋到Kampala的總部,而該總部又把它傳遞到糧農組織和糧食計劃署。
這些參加者,通常被稱為社區(qū)知識工作者(Community Knowledge Workers,CKWs),通常通過考察英語的掌握能力,社區(qū)中地位,創(chuàng)業(yè)精神,以及技術水平來甄選。經過培訓CKWs使用智能手機,Grameen支付給他們平均每月20美元左右的績效工資——當然,還是通過MobileMoney.當然租金需在這筆工資扣除,表現優(yōu)異的農民在兩年內可以最終完全擁有自己的手機以及充電解決方案。
到目前為止,Grameen已經在烏干達的32個地區(qū)培訓了500個CKWs,覆蓋家庭數達到2萬,人口達10萬。“我們的目標是100萬,”Grameen的烏干達項目主任Sean Krepp說,“我們還將在其他幾個國家推廣這一項目。”
在此之前,該項目的技術需要得到發(fā)展和完善。目前,大多數信息都是通過短信方式傳輸。來自包括烏干達的氣象部(Department of Meteorology)以及國家農業(yè)咨詢服務局(National Agricultural Advisory Services)在內的各種報告被改寫成清晰明了的英語,然后被發(fā)送到CKWs的手機上。Grameen已開始發(fā)送圖像給其駐地代表,這樣一來,例如咖啡植物病害就可通過視覺手段進行診斷。據Krepp透露,其下一步就是視頻。與Grameen合作的經濟學家Philip Parker,目前正在開發(fā)一系列的教育錄像,以gameshow風格的進行呈現,可以村里機會時使用CKW上的手機播放給村民。
當然,還有不少其他更根本的挑戰(zhàn)。烏干達偏遠地區(qū)不太靠譜的網絡覆蓋就是一個大問題。而在沒有通電的村莊給智能手機充電又是另一大麻煩。一些巧妙的解決方案已制定(見下文),但電池電量低,仍然是常見的頭痛問題。
盡管存在這些障礙,但該計劃依然發(fā)揮著重要作用——而其發(fā)展?jié)摿?,已經超出了烏干達的邊界,它還進入其他領域,如醫(yī)療和教育,而且前景越來越明朗。一旦非洲最貧困地區(qū)的數字鴻溝被填平,信息將無往不利,為什么只停留在農業(yè)方面?
案例一:手機錢包微經濟
Africa-mobile-phone-boat--007船主Allan Mukasa使用手機解決賬單問題,給當地貿易商結算。
攝影:Yousef Eldin
Kasensero: Rakai 地區(qū)
Kasensero是維多利亞湖(Lake Victoria)岸邊一個小漁村,距離Kampala 有200公里的車程,往西南方向前行可達坦桑尼亞邊境。最后40公里是一條崎嶇不平的紅土路,雨天將變成泥濘的野戰(zhàn)訓練場。當你辛辛苦苦到達這個村莊,會被路障攔在外面,直到老門衛(wèi)確認后才能被允許進入。
該鎮(zhèn)主要街道的盡頭就是非洲最大的湖泊,以及該鎮(zhèn)的主要經濟來源。湖泊沿岸一字排開地泊滿了數百個長而窄且堆滿了漁網的漁船。當我到達Kasensero時,上午的捕撈作業(yè)正在進行,最后捕獲的巨型尼羅河鱸魚正被運往岸邊的工廠,在那里鮮魚將被初步加工處理,包裝并送到Kampala以供出口。
俯瞰岸邊的一排房屋末端有一個鮮黃色外觀的建筑:這是這個5千人口的村莊中兩個MobileMoney代理商的其中之一。在里面,漁民Ben Nsubuga,正準備把周薪存起來。
他將手中的一疊現金交給桌對面的女人,她在賬本上記錄下該存款并交給他一個代碼,這個代碼他將輸入手機之中。只收取了一小筆費用,而且?guī)追昼妰染屯瓿闪诉@筆交易。
“這種服務來這里之前,我必須隨時帶著所有現金,”他說。附近根本沒有銀行,而且在過去,每當Nsubuga回家給家人帶錢,他都很擔心在出Kasensero的這條漫長的路上被搶劫。 “現在我需通過這種方式匯款就可以了,”他拿著手機示意道。這筆錢通過短信傳輸,而且他可以在任何MobileMoney代理處提取現金。
他說,最大的問題還是網絡,這些地區(qū)非常不穩(wěn)定,讓客戶往往沒辦法隨時取到他們辛苦賺來的現金。
接下來的例子是Allan Mukasa,一個船主和以及該村的副主席。“不知怎樣,它讓這里的生活變得更好,”他說。Kasensero居民不僅可以長途匯款,他們還可以將銀行的錢在手機上相互轉賬,在這個與世隔絕的小鎮(zhèn)建立起了一個微觀經濟體。“我們還用它來支付水費,電費和學費,” Mukasa補充說。但他認為需要改進的空間。“以前,我們不知道如何存錢,現在,我們希望有一個更好的銀行體系,有生息的可能性。”
離開Kasensero不久,我才了解到它困苦的歷史。在20世紀80年代初,該鎮(zhèn)是世界上第一個全區(qū)范圍的艾滋病疫區(qū),1986年,其人口的五分之一死于這種疾病。近十年后,盧旺達大屠殺造成的數千具尸體經由Kagera河帶入這個湖。幾公里外的一塊大型墓地時常勾起人們的恐怖記憶。
今天,這個村鎮(zhèn)正試圖擺脫這充滿創(chuàng)傷的過去,而且如果說這個黃色辦公室外面排起的長龍有什么啟示的話,那就是它繁榮的未來?,F在,Kasensero村民的錢不再偷藏在床墊之下,它徘徊在電波中,想要取現或者匯出。只需觸摸一個按鈕,支付一點費用就可以了。當然。信號允許的話。
案例二:用智能手機來耕作
Africa-mobile-phone-Ugand-007農民Simon Obwoya用手機給作物做標記,查看市場價格
攝影:Yousef Eldin
Lagude: Gulu地區(qū)
我到達Lagude——這個位于烏干達北部,由一群泥木屋構成的小小村莊不久,我的主人,Simon Obwoya非常遺憾地說他不能展示他的手機了:因為兩周前它被帶去Kampala進行維修了。沒有它,他無法獲得有價值的信息,也就無法在這個異常艱困,飽受干旱之苦的土地上耕作了。
去年十二月,43歲,已婚并育有八個孩子的Obwoya,受Grameen基金會招募成為一個CKW,并接受智能手機使用培訓,現在他除了能接收關于天氣,動植物的健康和市場價格的建議并將其發(fā)送給其當地村民,他還可以收集在他那登記過的農民信息,并將其發(fā)送回Grameen.
該基金會在烏干達開展項目的所有地區(qū)中,Gulu是問題最多的。20多年來,烏干達北部的大部分一直是戰(zhàn)區(qū)。臭名昭著的圣主抵抗軍(Lord's Resistance Army)長期盤踞于此,大批難民被迫逃到艱苦的流離失所者營地。2005年圣主抵抗軍被驅逐后的幾年,人們已經慢慢地返回家園,回歸正常。但二十年的沖突已經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對社會的信任,工作的動力,以及生命和物質財富。豐富的農業(yè)知識也一并丟失,而Simon正在努力將其恢復,并使之現代化。
就在日落之前,Grameen的一名騎著摩托從Gulu鎮(zhèn)給Simon帶回了HTC智能手機,已經經過修理煥然一新。Simon很開心,并立即準備給它充電:在一個沒有電的村莊這真是壯舉。作為租賃合同套餐的一部分,Simon獲得了一個名為“Readyset”(由美國Fenix International公司設計)的鋰離子“智能電池”.它還可以給LCD燈和收音機提供電力,但Simon的ReadySet已經沒有多少電量了,所以他在我們的車上充電。
第二天一早,Simon就準備解決ReadySet問題。他把電池連接到貼在自行車后輪的動能發(fā)電機上。然后他跨上這輛有站腳的自行車,并開始蹬車。這個村已經習慣了Simon騎自行車而不動的奇觀,為了給ReadySet充電,他經常需要騎上幾個小時。
不幸地是,它不像理想的那么有用。有時他還必須將電池帶到當地的交易站去充電,而這是需要付費的。
Simon勇敢地將我?guī)У剿奶锏兀谀抢锼N植了玉米,木薯,花生以及各種豆類,還參觀了他作為CKW所管理的更廣闊的田地。這包括5個村莊,Simon在過去六個月已登記了300多名農民加入該計劃。
想要注冊,農民必須提供有關農場,家庭和收入,以及所需改善的事務等等各方面詳盡的細節(jié)。該地區(qū)的許多人仍然不知道為什么Grameen不提供實際的物質援助,但Simon告訴我,他正在努力改變這種思維定勢。“我告訴農民兄弟們,讓人給你知識,那樣你才能富強起來。”
他所從Grameen學到的知識真的讓讓這一切有所改觀嗎?Simon點頭。“尤其是今年,他們警告我們警告說今年將有一個長時間的干旱,所以我們的許多農民就推遲了播種時間。果然不出所料,農民們至少能夠保存了種子。”
在Grameen的幫助下,Simon還成立了一個養(yǎng)殖社團,他們正擴充其產品,并以不錯的價格賣給世界糧食計劃署(World Food Programme),而這也將用于該地區(qū)的救濟工作。而CKW計劃在Gulu起步艱難,前面也是荊棘重重,但在Simon Obwoya用氣寶貴的智能手機所照料的田間地頭,它已開始取得實際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