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質類處罰次數(shù),0,這個指標應該讓他永遠保證是0,不需要跟競爭對手去比較,必須保證為0的。如果大家之前對品質還沒有足夠重視的話,從現(xiàn)在開始review自己店鋪的產品品質,重點關注寶貝的材質的描述和實際是否完全相符,不要做出任何與實際不符的寶貝介紹。萬一出現(xiàn)店鋪出現(xiàn)處罰時,需要第一時間去檢查整個供應鏈情況,及時發(fā)現(xiàn)哪個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了問題。

回頭客相關的數(shù)據(jù),也可以反應出貨品的質量情況。
我們可以在體檢報告中,監(jiān)控熟客率指標,8.73%,重復購買的買家數(shù)占比。當該指標低于競爭對手時,第一因素為買家對貨品的滿意度不高,我們需要不斷的去分析產品如何去更好的滿足買家的需求。這里需要重點指出的是,低價只是買家滿意的其中一個因素,純粹的低價策略并不是店鋪長遠的發(fā)展方向。買家覺得“滿意”,是一個心理狀態(tài),我們需要深入的去分析目標用戶想要的東西是什么,“品質”、“炫耀”、“性價比”、等等。熟客是我們店鋪最便宜的資源,我們必須好好的加以利用。在確定買家有較高滿意度時,我們可以適當?shù)膶峡蛻暨M行關懷,跟滿意度一樣,關懷的方法也需要抓住買家的需求,發(fā)紅包并不是唯一的關懷手段。

4)貨品數(shù)據(jù)
以上店鋪流量相關的運營思路中提到的指標,我們基本上都可以在體檢報告中獲取。下面表格中,我們給出所有指標的詳細描述。
1,整體經營
a)支付寶成交金額,成功完成支付寶支付的金額(元)。
b)支付寶成交筆數(shù),用戶成功完成(支付寶)支付的子訂單數(shù)(一筆訂單,按照商品分拆為多個子訂單)。
c)支付寶成交用戶數(shù),成功拍下并完成支付寶付款的人數(shù)。
這3個指標是店鋪運營過程中最終的結果指標,特別是“支付寶成交金額”,這是反應我們商家是否成功的唯一結果指標。他一般用來作為店鋪最終的運營目標,我們用他主要是定期查看店鋪的運營目標是否達成。
2,貨品
a)經營子類目數(shù),店鋪經營商品的葉子類目數(shù)量(商品數(shù)>=10的子類目數(shù))。
b)平均sku數(shù),平均每個商品的sku數(shù)量。
c)在線商品數(shù),在線商品數(shù)量。這個指標跟同行進行比較后,同時結合動銷率來分析,看在線商品數(shù)是否過多。
d)新品占比,新款商品占在線商品的比例,“新品”保持跟淘寶搜索時,“新品”篩選項;天貓搜索時,“新到商品”篩選項定義一致。存在類目的差異,不是所有類目都存在新品數(shù)據(jù)。
e)商品質量DSR評分,對“商品與描述相符”的評分值。這是一個需要重點關注的指標,重點關注比同行高還是低,數(shù)值本身是其次的。消費者是可以在店鋪的首頁非常清楚的看到店鋪DSR跟同行的比較情況,對他店鋪的轉化率產生非常大的影響。
f)品質類處罰次數(shù),與商品品質問題相關的處罰次數(shù)。
3,營銷
a)熱銷商品率,最近28天成交筆數(shù)>=20的商品數(shù)/當天的在線商品數(shù)。
b)動銷率,有成交商品占在線商品比例。
“熱銷商品率”和“動銷率”定義類似,可以認為是一個升級版的“動銷率”。當這兩個指標低于同行時,一般考慮加強店鋪間寶貝的關聯(lián)銷售。
c)熟客數(shù),183天內重復購買的用戶數(shù)。重復購買是指有2天及以上的天數(shù)在店鋪內購物,一天內多次購買不計熟客。
d)熟客率,183天內重復購買的用戶占所有購買用戶的比例。
熟客是店鋪需要重點關注的數(shù)據(jù),我們會發(fā)現(xiàn)拉一個新用戶的流量進來的成本是很高的,如何讓一個新用戶產生二次購買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要時刻去關注同行的“熟客率”數(shù)據(jù),并以這個數(shù)據(jù)作為基準,不斷的去提升熟客率。
e)客單價,每一個成交用戶的平均支付寶支付金額。即客單價=支付寶成交金額/成交用戶數(shù)。這個指標重點關注店鋪自身的變化情況,如果寶貝定價沒有發(fā)生變化,這個指標發(fā)生了波動時則需要重點關注,通常是關聯(lián)銷售出現(xiàn)了一些異常。由于同行的產品定價會有存在很大的差異,所有同行對比數(shù)據(j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