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未來影像”新機p30 pro逆天的變焦提升,見圖1右是現實環(huán)境,具體機型不知,圖1左則是開啟了夜景模式的華為p30 pro,感覺夜拍完全不是一個時代的手機,無論是亮度,寬容度,曝光,細節(jié),噪點,都全面超越普通手機拍攝的照片,你甚至會錯以為這個是在傍晚拍攝的。
圖1
“遙遙領先!” 這是華為消費者業(yè)務CEO余承東放下的狠話,他說自家即將推出的手機芯片麒麟980,將在全球范圍內遙遙領先。 而且領先的不是別家,正是安卓陣營手機芯片寡頭高通驍龍,以及蘋果為iPhone打造的專屬芯片。
諸如蘋果為iPhone8、iPhone X系列新品搭載的A11仿生處理器就集成了一個每秒運算次數最高可達 6000 億次的神經網絡引擎,華為為Mate10系列新品搭載的麒麟970處理器上也集成了來自寒武紀授權的NPU專用處理單元。消費者在許多時候常會產生這樣的疑問:AI對于智能手機而言,究竟是噱頭還是真能夠帶來實際功用?
華為手機拍照的場景智能化
在華為Mate10的發(fā)布會上,華為展示了Mate10能夠對拍照場景進行自動識別分析判斷。它可以識別出出現在鏡頭中是一個什么樣的物體,然后根據算法調整照片。華為表示,當下其能夠對13種場景與物體進行識別,諸如美食、鮮花、文字、動物(狗、貓)、下雪、夜晚等。
而其能夠實現這種場景識別的背后動力,是麒麟970的NUP專用處理單元。而通過這種AI能力帶來的拍照場景識別,在未來甚至會極有可能重構我們的拍照體驗,將拍照帶入智能化時代,真正實現每一拍都是大片。
如前所述,當下我們在拍照時,一般會根據所處場景來選擇拍照模式,我們會出現這樣一些行為模式。諸如享用大餐時,總是會調出美食模式來潤色潤色;自拍時,總是會跑到一些自拍軟件下面,調整美顏等級把自己拍得像個小仙女;在記錄貓狗這些萌寵精彩瞬間時,總是會調出抓拍模式來留住這稍縱即逝的瞬間;在面對夜拍時,我們或許還會祭出專業(yè)模式調節(jié)各種參數。
但從華為在Mate10上展現出來的對場景識別并進行算法調整來看,事實上我們可以大膽設想人工智能在拍照上的未來。樂觀來說,未來我們在拍照時,極有可能會呈現出這樣的一幅場景:當智能手機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場景檢測之后,它就會自動調出與場景相匹配的拍照模式并調節(jié)好最佳參數,乃至已經為你構好了圖,而我們用戶需要做的,這是按下快門鍵即可,真正實現隨手一拍就是大片的自動化。
當然,可以預見的是,如果真的能夠實現這種高度的自動化,那么隨之而來的也或許是拍照樂趣的喪失。
華為龐大的算法投入
華為為了手機的攝像頭下了血本,收購芬蘭團隊,在世界頂級相機廠商徠卡設立研究中心,和索尼共同開發(fā)世界頂級的底子而且獨家擁有絕不外賣。華為為了有好的算法養(yǎng)著幾百位數學家,其他廠商也許一位也沒有。如此龐大的算法投入使得華為已經是世界頂級的手機相機算法大廠中。
華為運營商BG總裁丁耘發(fā)布5G十大應用場景白皮書中,白皮書共識別出5G十大最具潛力的應用場景:云VR/AR、車聯網、智能制造、智慧能源、無線醫(yī)療、無線家庭娛樂、聯網無人機、社交網絡、個人AI助手、智慧城市。丁耘指出,面對眾多創(chuàng)新的5G應用,運營商可以根據戰(zhàn)略進行業(yè)務選擇和孵化,快速構建能力,贏得未來5G商業(yè)成功。隨著后續(xù)探索研究的深入,華為Wireless X Labs將持續(xù)刷新更多的應用場景,并對外公布研究成果。
丁耘道,華為為何自研芯片,它在5G扮演什么角色?與4G不同的是,5G運用了很多MIMO技術,帶寬至少是100兆起跳,在這樣大量天線和大帶寬的情況下,5G對芯片數據處理的要求,絕對上了一個臺階。如果沒有好的芯片和算法,產品很難做出來,就算產品做出來了,也無法實現商用——這就是為何5G商用時代的核心在于芯片。
(本文由中國計算網總編欒玲編輯錄入《超算AI數據庫》 轉載請注明出處)

微信關注公眾號“cncompute_com ”,為您奉上最新最熱的計算頭條資訊,滿滿干貨~總編多年軟件設計師經歷,業(yè)內資深分析人士,圈中好友眾多,信息豐富,觀點獨到。《蘋果的品牌設計之道》、《誰擁有未來:小米互聯網思維PK傳統行業(yè)思維》二本暢銷書作者欒玲,現為中國計算網設計總監(jiān)與內容總編,欒玲專著與國畫已被國圖、清華北大圖書館等收藏
相關新聞焦點
計算頭條:CB Insights發(fā)布全球人工智能100強企業(yè)名單與25大趨勢
計算頭條:張云泉出任中國大數據與智能計算產業(yè)聯盟執(zhí)行理事長
計算頭條:蘋果公司開始競爭音樂算法平臺Festicket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