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本站
機器可以擁有意識么?機器與人交流時可以像人一樣擁有“愛心”、懂得“幽默”甚至能夠“審美”么?從事互聯(lián)網IT工作多年的軟件工程師陳國冬,目前正在致力于AI類腦智能方面的研究。他在網上發(fā)表的文章《一種能閱讀和對話的類腦智能意識系統(tǒng)的設想與架構》引發(fā)熱議。在文章中,陳國冬談到自己對人工智能的一些研究看法,他認為機器未來不久便完全可以擁有類似于人的意識和情感。
目前對人工智能的研究火爆,但是對于如何構建一個具有人類“意識”的智能系統(tǒng)卻是近乎白板一塊。通過現(xiàn)有的機器學習算法(如神經網絡、決策樹)對大量數(shù)據進行暴力知識連接運算,進而得出數(shù)學知識模型的方法是不可能產生類似于人腦意識的。要讓機器可以像人一樣閱讀和對話,那么對人類大腦意識的研究是必不可少,這就涉及到哲學、心里、生物、數(shù)學、計算機等交叉學科的共同研究和進步。
人工智能又以“意識智能”一詞重現(xiàn)于人們的腦海中
語言是機器能否擁有意識智能關鍵中的關鍵?,F(xiàn)在的人工智能不能產生意識,是因為它們都不是在真正模擬大腦的思維方式。因此,軟件工程師陳國冬認為:要想讓機器人像我們人一樣擁有閱讀理解文章和交流對話的能力,對大腦工作原理的研究必不可少。這就要從哲學、心理學上弄清意識是什么,并且從軟件系統(tǒng)設計的角度去模擬人腦的各個功能組成部分。雖然不能完全弄清人腦意識是什么,但我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構建和模擬具有人腦意識智能的系統(tǒng)。他將“大腦”系統(tǒng)分為感知、記憶、思維、欲望、情緒、行動等六大功能模塊,而且還大膽地提出以下研究觀點:意識的起源和動力是欲望,欲望對思維推理的目標具有指導作用、對闡釋事物內容的意義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