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起,明星科技公司對 AI 人才的渴求程度空前提高。
去年年底,卡耐基梅隆大學計算機科學院院長 Andrew Moore 教授在美國參議院聽證會上說到,“基于我個人經(jīng)驗,一名計算機領域的 AI 專家對于企業(yè)的價值,至少為500-1000 萬美元。為了爭奪這些少數(shù)的人才,正在開展競標大戰(zhàn)。”
李開復從硅谷考察歸來指出:“做深度學習的人工智能博士生,現(xiàn)在一畢業(yè)就能拿到 200 到 300 萬美金的年收入的 offer,這是有史以來沒有發(fā)生過的。”
為何如此值錢?供不應求。
之前有人做出統(tǒng)計,國內高校 AI 相關專業(yè)的博士畢業(yè)生數(shù)量大概在 200 人左右,而國內的 AI 公司以及AI 研究機構對這類人才的需求量遠不止 200 人。在這種狼多肉少的情況下,各個公司不得不展開各種搶人大戰(zhàn)。
其中高薪無疑是吸引人才最有利的武器。
高薪策略
把錢的套路玩得最簡單粗暴的當屬今日頭條。2015 年,今日頭條高調招募機器學習人才,給出百萬刀的年薪,并由張一鳴親自面試。
今日頭條機器學習人才招募廣告覆蓋在多個渠道,招聘海報的文案非常簡單,用 5 個排比句強調 100 萬美金很多,神似川普在競選時不斷強調 I am rich 一般。眾所周知,今日頭條每天產生的交互數(shù)據(jù)量極大,但 ML 人才量遠遠跟不上數(shù)據(jù)產生量。
消息人士稱,今日頭條曾試圖大挖 Facebook 推薦算法工程師,但進展似乎并未達到預期。既然吃不到天涯遠處的芳草,何不試著吃吃離知春里不遠的西二旗窩邊草。
今日頭條先是從百度挖來技術總監(jiān)楊震原負責內容推薦和核心算法,隨后又引入百度美國深度學習實驗室少帥科學家李磊。李磊是卡耐基梅隆大學計算機博士,師從鼎鼎大名的 Christos Faloutsos 教授。其畢業(yè)論文被美國計算機學會數(shù)據(jù)挖掘委員會評為當年該領域最佳博士論文之一(排名第二)。
提到少帥科學家就不得不提下百度的少帥計劃,這也是百度近些年最重磅的搶人戰(zhàn)略之一。
搶 AI 人才,從“娃娃”時期抓起
百度“少帥計劃”在 2014 年推出后可謂是震驚業(yè)界,當時首批“少帥計劃”設有 9 個名額,入選“少帥計劃”的人員可直接拿到百度 T9 至 T10 的職級,年薪百萬元人民幣起步,上不封頂。此外,少帥們如果通過3年考核即有機會獲得“百度天使投資”,并全權帶領 20-30 人團隊,獨立領導創(chuàng)新項目。
百度通過少帥計劃囤了不少好苗子,靜待他們生根發(fā)芽,茁壯成長。
而有些公司則直接在種子期就已開始下手,與多個高校的實驗建立合作關系共同推進技術項目,參與項目的學生不僅可以拿到豐厚的物質激勵,未來還可在這些公司享受實習、工作一條龍全包的特殊待遇。得到好處的學生自然會對公司產生認同感和歸屬感。
薪水不夠,夢想來補
巨頭們憑借著自己的影響力自動吸粉,而絕大多數(shù)畢業(yè)生們也更傾向于去大公司。在這種情況下,留給創(chuàng)業(yè)公司的人才乏善可陳。
一虛擬助理公司向雷鋒網(wǎng)(公眾號:雷鋒網(wǎng))透露,作為一家創(chuàng)業(yè)公司,在人才競爭上靠薪水是干不過巨頭的,他們給技術人才開出的條件中,薪資只是一部分,更多的是成長空間和前途。
當問到給 NLP 碩士或博士的薪資水平時,對方回答到有實際項目經(jīng)驗、水平不錯的在校招年薪大致為 25W 左右。當然,鑒于每個公司屬性不同,對人才的需求不同,有時候 40—50W 這樣的薪資水平也不少見。
雷鋒網(wǎng)繼續(xù)問到:既然薪水干不過巨頭,那成長空間和前途一般會以什么樣的形式給對方承諾?
對方頓了頓回答到,一般不會給口頭上或書面上的承諾,更多是基于雙方了解的結果。成長空間方面,帶新人的那個人的背景如何很重要,比如甲方有一個業(yè)界知名的 AI 大牛,那給應屆生的成長空間就很大。至于公司前景,那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