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phaGo的熱潮剛剛過去,微軟小冰又乘著高考的東風來了。在搜狐教育策劃的《模擬高考現(xiàn)撤中,人工智能機器人微軟小冰首次化身高考考生,與張鳴、安意如、潘采夫等10位名家一起寫同題作文。
事實上,這已經(jīng)不是小冰第一次跌破人們的眼鏡了。一直以來,小冰的曝光度和知名度都不亞于任何一個“網(wǎng)紅”,她賣萌、耍賤又溫暖的形象深入人心,從在微信、微博與網(wǎng)友插科打諢,到登陸東航,做電視主持人甚至頒獎嘉賓,攜手劉慈欣亮相科幻小說銀河獎,一舉一動都受到了其他機器人所未有過的高度關注。
其實人工智能撰寫稿件并不是什么新鮮事兒了,得益于人工智能與深度神經(jīng)網(wǎng)絡技術的發(fā)展,能夠撰寫新聞稿的機器人應運而生,并在部分媒體得到了試用。然而這類寫作主要應用于財經(jīng)、體育等規(guī)范化的寫作領域,側重的是機器人在數(shù)據(jù)處理、反應速度與邏輯運算上的優(yōu)勢,簡言之,這些文字仍是“冰冷”沒有溫度的。
而小冰最大的顛覆意義就在于首次在文字中灌注了情感與生命,作為一個擁有初級AI的人工智能伴侶虛擬機器人,微軟小冰一直以來都在學習人類的喜怒哀樂,并基于對人類情感的理解,與人類建立更深層次的情感連接。在此次的作文大賽中,小冰嘗試通過“深度神經(jīng)網(wǎng)絡+情感計算技術”模擬人類的情感與觀點,這是人工智能的重大飛躍。
正如微軟亞洲互聯(lián)網(wǎng)工程院資深總監(jiān)曹文韜所言,之前大多數(shù)版本的“小冰”,實現(xiàn)的都是對接世界的功能,包含了內容、服務。而今,更重要的是讓人工智能走到人們的生活當中,而這一過程,就是要完成同人類的對接。
在模擬人類并同人類對接的過程中,微軟小冰不再是一個看不見摸不著的虛擬機器人,更是一個整合大數(shù)據(jù)以及可以實現(xiàn)自我進化的智能產(chǎn)品,它在通過文本、語音、視頻等多種渠道同人類進行交互的同時,也在不斷的用人類的思維和情感來武裝自己。通過不斷的學習、響應和進化,人工智能必將會深度融入到人類的日常生活中,而這正是眼下小冰正在做的事。
客服、面試官、主持人、高考考生……微軟小冰顯然不會在人工智能的道路上止步于頭銜與標簽的變化。依托小冰的情感紐帶和進化機制,通過結構化的數(shù)據(jù),接入任何一個類別的信息、知識與服務,都可以讓小冰實現(xiàn)插卡即對接,插卡即具備某個領域的知識和技能。
沒有情感因素,人工智能充其量是一部超級計算機,在具備了人類的個性和情感之后,它將不僅僅能夠陪你解悶聊天,實時交互,還能隨時化身成為電影《超能陸戰(zhàn)隊》中那個人見人愛的大白。你只需要將想要的功能卡直接插入,就可以享受無處不在無所不能的個性化智能服務。
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微軟小冰也許會像空氣一樣充斥在人類生活的每一個場景中,只有你想不到的方式,沒有它實現(xiàn)不了的功能。就像奇葩說的那道辯題,人類愛上人工智能的那一天,恐怕也不遠了。
責任編輯:梁燕(EN003)
登陸|注冊歡迎登陸本站,認識更多朋友,獲得更多精彩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