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這個話題為王的時代,大佬們隔三差五總要鬧出點動靜,譬如這兩天京東就走在了風口浪尖。6月7日,京東股價開盤一路下跌,截至收盤,跌5.62%報22.01美元,最高跌幅6.82%。新加坡資產管理公司APS Asset Management高級分析師賽德.考拉利亞(Sid Choraria)近日在職業(yè)投資者社交網站SumZero上發(fā)表了對于京東的看法。他認為京東是一家極力鼓吹交易額,且股價a遭到極度高估的公司。
十二年無法盈利,京東是不是不行了?
在規(guī)模近5000億美元的中國在線零售市場上,從市場份額來看,阿里巴巴仍是當仁不讓的領導者。然而京東憑借對物流體系建設的長期投入,以及對整體在線零售產品流管理的系統(tǒng)性建設,不斷優(yōu)化用戶體驗,而人氣飆升。
雖然京東在用戶數量,商品交易額方面奮起直追,但是這家公司要實現盈利看上去卻依然遙遠。京東在2014年虧損50億元,2015年虧損額為94億元。今年5月9日,京東發(fā)布了截至3月31日的2016年第一季度財報,雖然凈營收同比增長47.3%,但是凈虧損達3190萬美元,其中歸屬普通股股東的凈虧損為9.098億元。阿里巴巴的賺錢速度完勝一直處于巨虧的京東。2016年第一季度,凈利潤達8.24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85%。
美股市場上,對京東的判斷分為好壞兩級。三大評級機構之一的惠譽強調,股東將可能得益于京東的高收益率,而穆迪和標普卻分別給了京東BAA3和BBB-的低位評級。
雖然已經成立12年的京東,因為無法盈利而受到質疑,但是這家公司背后代表的中國中產階級消費者的崛起,卻是一輛沒有投資人愿意錯過的快車。一位美股投資人表示,“京東可能擁有明天,但是你必須捏著鼻子包容它的現在。”
京東因何被唱空?
京東過于依賴GMV、持續(xù)盲目的對外投資、管理層的波動、不斷融資,這些都成為了京東不被看好的原因。
近些年,電子商務公司有持續(xù)虧損的現象,而京東就是典型的一家依靠GMV達到高估值的公司。這使得京東能夠進一步吸收融資,因為投資者更愿意相信GMV早晚有一天會轉化成利潤。
即使GMV很好看,但京東仍然是一家持續(xù)虧損的公司。它忽略了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的分析,資本方是否樂意為持續(xù)高GMV買單,京東顯然過于高估了。
2016年5月9日,京東發(fā)布了2016財年第一季度財報,其凈營收為54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7.3%。交易總額(GMV)達到1293億元人民幣(約合201億美元),去年同期京東核心交易總額為83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5%。需要注意的是,京東2016年第一季經營虧損8.649億元人民幣(約合1.341億美元),上年同期經營虧損為8.226億元人民幣。
京東在資本市場估值最高已經達到300億美元。雖然在資本市場GMV不是什么新名詞,但京東已經是中國一家成立了12年的公司,但仍然沒有盈利。京東現在要如何靠高GMV說服資本方呢?京東還需要拿出更扎實的論據證明其市場估值300億美元的合理性。
與京東持續(xù)虧損相對的是,京東對外的投資一直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
從京東財報來看,其長期股權投資科目下的數字從116億元人民幣減少到88.6億元人民幣,計提減值準備近28億元人民幣。公司商譽從26億元人民幣降至2910萬元人民幣,降幅幾乎為26億元人民幣。這表明,京東正在大量燒錢投資。京東目前已經投資了易車、途牛等公司,從長遠角度來看,這是為公司未來提前布局。投資者們更關心京東的GMV能夠走多遠,而不是京東到底收購了多少家公司。
另外,京東管理團隊波動頻繁。盡管成立時間超過12年,但京東管理層很少有管理者在公司超過四五年的。除了創(chuàng)始人劉強東之外,整個高管團隊最近在京東的任職時間大約都在3年左右。CFO是2013年9月加盟的,也就是該公司IPO之前的幾個月。還有一些關鍵管理人員也僅在京東任職了幾年時間。
京東目前還在持續(xù)融資,從2009年開始,京東的融資額度超過480億元人民幣。僅2016年第一季度,京東就籌集了18億美元資金;2016年4月,京東又發(fā)行了10億美元債券。從財報上看,這10億美元目前還未能以現金流的形式體現在賬面上。當一家公司不斷向股東和債主融資時,那就值得警惕。如果這家公司持續(xù)虧損,就更加值得警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