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速鐵路的軌道板里嵌入芯片,而且還是一枚我國自主研發(fā)的“中國芯”!乍聽此聞半信半疑。記者多方確認,回饋的信息證實,“中國芯”實實在在地出現(xiàn)在京沈高鐵的建設過程中。
目前,京沈高鐵遼寧段正在緊鑼密鼓地鋪設軌道板,這是我國首次在超過500公里建設長度的高鐵上應用自主研發(fā)的CRTSⅢ型先張板式無砟軌道,更是首次在軌道板內(nèi)安裝具有“身份證”功能的“中國芯”。
“中國芯”長啥樣?能實現(xiàn)哪些功能?5月26日,記者采訪了“中國芯”的研發(fā)團隊,并前往京沈高鐵遼寧段鋪板現(xiàn)場和蘇家屯板場一探究竟。
軌道板裝芯片還是第一次
上午9時,記者來到由中鐵建大橋局承建的京沈客專遼寧段TJ-10標繞陽河特大橋施工現(xiàn)場,從記者的位置向對面望去,已鋪好的軌道板一望無際,十分壯觀??僧斢浾咦呓渲幸粔K板端詳時發(fā)現(xiàn),這種長5.6米、寬2.5米,厚度20公分,擁有8對承軌臺的軌道板,從外觀上來看,似乎并沒有“出奇”的地方。
“這種板叫CRTSⅢ型先張板式無砟軌道,這是我國唯一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chǎn)權的板式無砟軌道。”看出記者的疑惑,項目總工方向春開始為記者講解,“這種軌道板從2009年開始研發(fā),之前在湖北城際、盤錦至營口和沈陽至丹東客運專線鐵路短距離應用和實踐。在超過500公里建設長度的鐵路客專上應用,京沈客專尚屬首次。而且與之前應用時不同,京沈高鐵的軌道板首次嵌入了‘身份證’!”還沒等記者反應過來,方向春興奮地解釋,“當然不是真的身份證,是一種芯片,我從事鐵路建設十多年了,頭一次聽說軌道板里還能安裝芯片!”
方向春告訴記者,當?shù)谝粔KCRTSⅢ型無砟軌道即將被運輸至施工現(xiàn)場那天,他早早等在現(xiàn)場,可當看到軌道板的一瞬間,方向春失望了。“外觀上看,這些軌道板和沈丹高鐵鋪設的板毫無區(qū)別。”后來,方向春才得知,芯片是埋入在軌道板內(nèi)部的,在施工現(xiàn)場,根本找不到芯片的影子。
與現(xiàn)場所有參與建設的工人一樣,方向春對芯片更加好奇了。聽說在生產(chǎn)軌道板的板場可以看到芯片,方向春立即駕車前往板場,只為看一眼芯片的模樣。“只有去到板場,親眼看一下芯片安裝的過程,你才能進一步了解它的功能。”
電子芯片是軌道的“身份證”
究竟軌道板的“身份證”長什么樣,它又是如何被放置在軌道板內(nèi)的?當天下午,記者決定前往中鐵二十二局集團有限公司京沈客專遼寧段TJ-13標段的蘇家屯板場。
15時左右,記者到達蘇家屯板場。聽說記者此行的目的后,場長劉樹祥立刻帶領記者參觀軌道板的生產(chǎn)車間。足有一個半足球場大小的車間里,一個個工序施工區(qū)井然有序,綁扎鋼筋、組裝模具、將模板吊至臺座、用千斤頂對模具進行張拉……車間里,數(shù)十名工人有條不紊地在生產(chǎn)流水線上按著工序施工。
“你想看的‘身份證’需要在布料機澆筑混凝土之前就埋入板內(nèi)。”說話間,劉樹祥帶著記者來到芯片埋入板內(nèi)這道程序所在的場地。記者看到,沿著模具中沿線兩端的鋼筋上各捆綁著一個長5厘米的藍色塑料小盒。劉樹祥說,小盒里裝的就是軌道板的“身份證”——一種具有讀寫功能的RFID電子芯片,也叫電子標簽。“這種電子標簽在軌道板的生命周期內(nèi)可以持續(xù)使用,但為了防止萬一,我們在每塊軌道板上都安裝了兩塊電子標簽,每個標簽各有一個編碼,這兩個編碼對應的都是同一塊板。”劉樹祥告訴記者,芯片安裝完成后,工作人員會用讀卡器將它“激活”。整個過程與銀行卡開卡的過程類似,每個芯片的編碼就好像每張銀行卡的卡號,當卡片激活后,就能正式使用了。
“中國芯”智能管理軌道板生產(chǎn)全過程
記者了解到,軌道板內(nèi)的芯片并非一種“獨立”的產(chǎn)品,當芯片被激活后,它將實現(xiàn)“聯(lián)網(wǎng)”,即接入“鐵路CRTSⅢ型軌道板生產(chǎn)管理信息系統(tǒng)”。劉樹祥告訴記者,芯片和信息系統(tǒng)是由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天津銀龍、北京盟友軟件公司共同組成的信息化開發(fā)團隊研發(fā)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