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背景
用巧克力制作的圣誕老人,填充了奶油杏仁糖的復活節(jié)兔子,或者警察造型的巧克力糖果——很多這類美味的甜食都產自德國萊茵蘭—普法爾茨州的倫格斯多夫。在這個臨近新維德的小鎮(zhèn)上,Winkler und Dünnebier Sü?warenmaschinen GmbH (WDS)公司為糖果制造業(yè)提供加工機械。同時,該公司也致力于開發(fā)新型澆注/沉淀工藝,優(yōu)化現有技術。
多年來,糖果制品加工業(yè)不斷增長的國際化需求確保了WDS機械在全球業(yè)內的聲望。公司擁有廣泛的產品生產線,它們包括:硬糖及太妃糖澆注生產線、夾心及實心巧克力外殼澆注系統(tǒng)、大型淀粉澆注車間、平板巧克力設備、以及用于糖漿澆注的通用活塞式擠壓機等。此外,公司還為糖果制品加工業(yè)的產品研發(fā)提供實驗室使用的軟糖澆注機,以滿足更廣泛的市場需求。

巧克力生產流程
夾心巧克力的生產流程有些復雜。第一步是所謂的模具注射成型,在這里,模具松散地放在供給鏈上,它們的“生產車間之旅”由此開始。模具將依照供給鏈的運行情況間歇地或者連續(xù)地移動著,開始它們的旅程。
一旦模具被熱空氣或紅外線充分加熱,第一臺澆注機將把精確數量的巧克力糖漿注入模具中生產出糖果的外殼。然后,模具被震動以使糖漿均勻分布,從而消除氣泡。再然后,模具上下翻轉使巧克力外殼和模具分離,同時進行冷卻。所謂的巧克力外殼就這樣留在冷卻的容器里等待硬化。

澆注生產線的第二步提供典型的填充物,如奶油杏仁或軟糖漿。原理相同:加熱,填充,冷卻。巧克力糖果光滑的底部——或者可以說成是巧克力的“蓋子”——是經過融化并去掉多余的糖漿,最后冷卻制成的。在生產線的最后,通過空氣錘輕輕敲打模具的背面把糖果從模具中剝離出來。傳送帶把成品送入包裝生產線,模具則被留在巧克力生產循環(huán)流程中。它們被送至模具中轉站清除殘渣,成為全新的空模具備用。整個系統(tǒng)由PLC和伺服電機控制,與中央服務器相連接的PC控制終端或是客服終端遍布每臺澆注機械。
所有模具一目了然
考慮到眾多生產工業(yè)的過程和次序被非接觸式RFID應答器(標簽)優(yōu)化和管理,WDS決定也將這項創(chuàng)新的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距離無線通信)技術引入其糖果制品生產線。

為了完成這個項目,生產車間里的幾千只塑料托盤都加裝了RFID載碼體。生產線上的讀寫頭,以及倉庫和生產區(qū)的遠程數據采集系統(tǒng),均為永久性安裝,使得每一只模具在系統(tǒng)運行中都能被中央控制站有效追蹤。以數據庫為導向的RFID系統(tǒng)能夠確保在生產流程中對于模具和產品的最佳跟蹤,此外,還可以優(yōu)化流程并幫助生產數據分析。
來在德國米爾海姆的RFID專家通過BL ident I/O 模塊將圖爾克的讀寫頭整合到現場總線系統(tǒng),從而使WDS的控制系統(tǒng)能夠在任意時間查看最新數據,以實現實時監(jiān)控。讀寫頭被安裝在模具中轉站和澆注/沉淀機械上,選擇性地被安裝在稱重及其他控制環(huán)節(jié)中。
控制系統(tǒng)采集到的所有數據被傳輸至工廠服務器的本地數據庫中,那里存儲著所有模具在整個生產周期中的即時數據。信息通過服務器同步產生,用于模具的整體管理與跟蹤。一套完整的RFID系統(tǒng)不僅包括在生產設備上的讀取點,而且還包括在模具清洗站的讀頭和倉儲系統(tǒng)里的讀頭。依照客戶的意愿,WDS讓第三方用圖爾克RFID產品對其舊系統(tǒng)進行改造。
高附加值數據
如今,圖爾克的RFID系統(tǒng)能確保每個WDS設備的中央服務器數據庫容納有價值的信息,他們可以用來優(yōu)化工廠生產和產品質量。數據池可能的應用范疇很廣,包括優(yōu)化物流。輕輕地點擊一下鼠標,系統(tǒng)就可以顯示任何一只模具的即時位置,或者是它在整個流水線上的運行軌跡。如此一來,潛在的錯誤源便能被輕松鎖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