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穿戴1.0到2.0時代的進化
如果說最近的科技圈有什么大事值得人人關注的話,那非CES莫屬了。作為一年一屆全球最為重磅的消費電子展會,CES已經成為了各大廠商展示自己黑科技的終極盛會。每年CES都預示消費電子的趨勢——就像今天,在CES現場所看到的智能穿戴產品中,發(fā)現了一種理念的進化,從可穿戴1.0時代到2.0時代的進化。
智能穿戴發(fā)展到如今,早已百花齊放。就CES現場來看,從智能戒指到智能內衣,全身上下幾乎都有人研究怎么讓其智能化。然而,對于消費者來說,無論智能穿戴以什么形式出現,都始終圍繞著傳感器多寡、數據記錄等出發(fā),典型可穿戴設備1.0時代的理念。將自己數據化,對于消費者來說有什么意義?這些數據很少能帶來實質改變,甚至可能會產生一些問題。
智能穿戴1.0的閉幕:心率監(jiān)測的羅生門
就在CES開展前,某美國本土品牌度過了糟糕的一周,歷經了股價下跌和用戶起訴。該偏僻在宣傳時承諾能夠“精準的記錄心跳數據”。但Fortune.com的報道(http://t.cn/R4CVTxw),有美國用戶對比了真實心跳數據和該產品記錄的心跳數據,他們發(fā)現與真實數據相比,少計算78次心跳。一怒之下他們將該品牌告上了法庭,理由是虛假宣傳。
為什么心跳數據會差異如此之大?這是因為絕大多少的智能穿戴設備都使用了相同的一套技術PPG(光感技術) 。原理基本是以光照射皮膚,通過血液的反射變化,傳感器能了解到你的心跳速度有多快,但光很容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干擾,諸如膚色、出汗等。
心率監(jiān)測技術就止步于此了嗎?從CES現場上,我們看到了一種新的技術,能精準的測量心電信號,相比于PPG技術,測量心率更快更準。這項被稱為ECG(干性電極)技術的原理,像是常見的醫(yī)用心電圖的小型化,通過一個帶有干性電極的傳感裝置,即可監(jiān)測心電信號的變化,而非簡單的監(jiān)測血液流速判斷心率。
而在CES的展位中,向我們展示這項技術的,意外的不是美國品牌,而是香港品牌HeHa,其頭號產品HeHa Qi在CES拿到很大回響, 許多外國消費者駐足展位前。

但心率只是基本,場內基本上所有穿戴都可以監(jiān)測心率,憑借ECG技術,HeHa Qi還能進行心率變異性分析。通過兩分鐘,HeHa Qi通過微縮在手腕上ECG心電信號,收集并分析成為一系列的容易理解的健康指數,比較引人注意的可能是生理年齡和壓力的分析。

消除“癥候群”,HeHa Qi打破國際對亞洲科技的成見
在CES現場上看到這款來自中國的設備,很容易讓人想起一些事情。近年國內的智能穿戴可謂腥風血雨,從中國某本土品牌發(fā)布其首款手環(huán)開始,價格戰(zhàn)成了智能穿戴上揮之不去的一股陰霾。但是低價格的背后,卻是相對不那么準確的心率技術,所獲得的數據對于個人來說也難以理解,對健康有價值嗎?這或許是許多智能穿戴的一個通?。捍蠹叶荚谕|化的堆砌數據,卻很難看到突破。
但廉價的產品真有那么好嗎?在中國市場上獲得追捧,在CES這類國際舞臺上,卻很難看見對于這類產品有任何高度評價,甚至還會產生一些負面評論。
HeHa Qi的優(yōu)勢則與眾不同,他們的負責人提到,他們通過投資大學的科研去做研究,分析如何將海量的健康數據激活,變成有指導意義的健康指標。同時這些數據的實際應用, 被濃縮為HeHa Qi健康管家最精華的可穿戴設備2.0理念,為用戶提供真正的健康指導方案。
HeHa Qi健康管家健康指導方案是如此改善健康的——使用者可以通過特有的3分鐘呼吸訓練法,調節(jié)自主神經系統(tǒng),訓練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系統(tǒng)的活性,從而有效減輕精神壓力和降高血壓?,F場體驗時,我們注意到訓練過程中實時反饋心率和呼吸變化,讓呼吸訓練能準確有效進行。據稱這種引導式呼吸訓練被美國心臟協(xié)會推薦為高血壓等多種慢性疾病的替代治療方法。
看上去HeHa Qi試圖建立一種健康的正面循環(huán),通過具備高科技含量的解決方案,準確分析——準確反饋——準確處理,不斷的讓人能夠由足夠的動力去改善自己的習慣,從而達成一種更加健康的生活狀態(tài)。如果將HeHa Qi和小米等產品放在一起看的話,HeHa Qi對于消費者來說更像是真正的健康投資,而不是付出一筆小錢換來各種無用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