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孫培麟也提到,“不過不要過于悲觀,具體要看不同階段的智能硬件項目。”早期的項目會麻煩點,可能因為資金的原因不能撐到量產(chǎn)。但如果是2013、2014年啟動的項目,已經(jīng)可以自己造血,撐到自負盈虧,在經(jīng)濟負周期里能撐過來的廠商,能把競爭對手熬死。
由于智能硬件項目的周期比較長,天使期的項目拿到錢的機會更少,可能不能撐到下一階段量產(chǎn),這樣一般項目在眾籌完之后,還是要一輪融資,來完成批量生產(chǎn)。如果這一輪沒有人接盤,就比較危險。
2、硬件投資兩級分化嚴重
“沒有”,當我將這個問題拋給原極客公園主編、現(xiàn)在正在推動一個“極客加速計劃”的極客加速COO吳江時,他給出了很肯定的答復。并認為現(xiàn)在正處在智能硬件浪潮退潮見石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出現(xiàn)了比較明顯的兩極分化現(xiàn)象。
所謂的兩級分化的表現(xiàn),即好的項目還是很多投資機構(gòu)搶著投。但是這些項目找投資,已經(jīng)不需要太多PR,所以外界看到的機會少了,給出一種投資寒冬的假象,但是實際投資還是很多的。
吳江也提到,優(yōu)質(zhì)項目不缺融資,普通項目確實還是很難。
“如果你的產(chǎn)品能解決一個很明確的需求,哪怕是一個很小的需求,走到B輪和C輪都是沒有問題的,但是靠一個概念是很難拿到錢的。”同時投資人也很看重智能硬件的市場銷售額數(shù)據(jù),所以一個智能硬件產(chǎn)品,要么靠量,要么靠單價來取得市場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