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1中國云計算與云服務高峰論壇”上,思科數據中心及虛擬化解決方案部架構師黃學軍做了以“云計算架構規(guī)劃實踐”為主題的演講,以下為文字實錄。
首先感謝各位領導以及各位來賓聽我談思科關于云計算的一些理解,以及思考在云計算方面的一些實踐經驗的介紹。
我今天的主要內容分三個方面,第一方面談一下思科對于云計算的理解。第二,思科對云計算的基礎架構的規(guī)劃以及相關方案的介紹。第三,思科在云計算領域的經驗分享。
首先,我們看到的是傳統(tǒng)信息化架構模式,企業(yè)發(fā)展過程中都會面臨這樣的問題,歸根到底主要是兩個方面,一個是時間就是金錢,對于我們業(yè)務發(fā)展來講,我們要盡快把業(yè)務發(fā)展起來,然后上線,推廣,這樣的話首先占領市場,吸引更多的用戶,這樣為企業(yè)的發(fā)展可以帶來更多的效益。
對于IT,如果支撐業(yè)務上線,對于時間上的要求,我們這些IT基礎設施的部署,怎么來分配。
第二點,效率就是金錢。受經濟危機的影響,企業(yè)都在討論投資回報,我們盡量要少花錢,多辦事,可以支撐更多的業(yè)務發(fā)展,這樣的話對于我們IT來講,就是提高整個IT資源的利用率,同時降低管理成本,集中去管理,這樣的話就節(jié)省成本,提高企業(yè)的投資回報。
我們遇到這些問題之后,在不同的企業(yè)之中也在嘗試一些辦法解決這樣的問題,比如說嘗試用整合的方式,用虛擬化的方式,比如服務架構運行IT模式,這樣可以解決部分問題。云計算把這些解決方必提到一個新的高度,云計算把IT作為一個整體的服務去推送到業(yè)務部門,使得我們的IT運營模式和部署模式發(fā)生了根本的變化,使用戶能夠隨時隨地的存取,可以隨時隨地的應用到這些應用,也可以方便的變化這些架構。
針對不同的企業(yè),比如傳統(tǒng)企業(yè)和互聯網企業(yè),大家所處的基礎不同,走向云計算的道路上路途也會不同?,F在互聯網企業(yè)中有很多的新的業(yè)務,可以采用很多新的架構,很多創(chuàng)新的架構,對于公有云的架構,可以為企業(yè)提供云的服務。很多傳統(tǒng)企業(yè)來講,我們的基本架構已經發(fā)展到一定程度,不可能為了云計算而去拋棄原來沒有的架構,我們要從分步的方式穩(wěn)打穩(wěn)扎地去建設。
我們的使用情節(jié)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云計算的使用者通過門戶網站選取所能夠達到的IT服務,這些IT打造成服務提供給使用者,這些使用者挑選IT服務,可以看到得到什么樣的IT服務,得到什么樣的服務水平,以及為了這些服務水平要花費什么樣的成本都可以看到。他就可以選擇他所需要的服務,這些服務是明碼標價的,選擇完之后云計算管理員會審批你的請求,這些資源包括服務器資源,包括存儲資源,還有網絡資源,以及相關的安全策略,以及包括網絡流量管理的策略,因為這些都是息息相關的,所以這些資源之間的關聯性,必須要通過統(tǒng)一管理去部署。部署完了之后,所分配給你的這些IT資源,就會進入到一個生命周期的管理中,這些資源會被監(jiān)控,監(jiān)控資源的使用率,監(jiān)控變更的狀況。監(jiān)控有兩個好處,一個是為使用者提出一些建議,云計算的服務商可以賣云服務給你。同時,對于云服務的這些服務商來講也是知識的積累,可以通過用戶使用的特性,會去包裝一些新的服務,新的產品提供給客戶,這是雙向的。
當然,在這個使用過程中,云計算的管理平臺還提供一些報告,可以提供給管理團隊,讓你知道使用狀態(tài)是怎么樣的,比如成本是什么樣的情況,也可以提供可視化的報告,也可以回饋給云計算環(huán)境的管理者,可以讓你了解云計算的使用情況是什么樣的。 在云計算當中我們把IT作為一種服務,把IT整個打包成服務推送給用戶,我們的運營模式發(fā)生了根本的變化。而且對于所有的架構都有相關的影響。對于我們的服務的提供商來講,云計算的核心理念,比如說我們的服務提供商,私有云和公有云的模式發(fā)生了變化,這樣可以推送給所需要的用戶,創(chuàng)造真正的服務價值??梢钥吹剿羞@些資源會變成標準的資源池,可以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去擴展,這些資源池之間應用通過網絡作為紐帶把它們連接起來,網絡提供高速、安全的通道。這些資源池的發(fā)展,使得基礎架構相對來說獨立起來,可以按照自身的規(guī)律進行建設和發(fā)展,使得基礎架構建設可以更有預見性,更好于未來。對于用戶來講,把原來的所需要的服務通過自服務的方式獲得,通過自服務的方式,可以只關心你的應用怎么去實現,業(yè)務怎么去實現。我非常同意剛才聯想研究院副院長的觀點,業(yè)務模式的變化是一個轉變,我們的運營模式和業(yè)務經營模式發(fā)生了根本的變化。所有的這些變化都是核心技術支撐的,這樣才可以實現這些轉變。云計算的核心技術是虛擬化,虛擬化是把這些資源池做不同的虛擬化,云計算的虛擬化不同于普通的虛擬化,是把我們原有的這些不同種類資源做統(tǒng)一的虛擬化,把我們的計算資源做完美的融合。云計算中可以看到資源通過網絡可以隨時隨地存取,網絡就是計算,計算就是網絡,只有做到這一點,這樣才可以更加的靈活。同時,我們很多資源是共享的,安全是我們要考慮的,云計算當中安全的考慮是很重要的一點。另外,云計算當中各個組件之間的關聯性會越來越緊密,包括計算,存儲,網絡等等。我們需要通過統(tǒng)一的管理,統(tǒng)一的調配來管理這些資源,達到完整的云計算架構運營和部署。
這個是思科新一代數據中心的架構,更多偏向于網絡層面,在架構上來講,和原來的架構基礎是一致的,核心點是采用的這些技術和設備是面向云計算的技術,會支撐云計算的發(fā)展。走向云計算的過程中需要不斷的演進,而不是革命的過程,這樣的話對用戶來講投資風險比較大,這樣通過逐步演進,云計算的過程比較容易去實現,也比較容易滿足你的投資需求。
數據中心的架構可以做到統(tǒng)一的網絡架構,統(tǒng)一的做虛擬化,統(tǒng)一的管理,統(tǒng)一計算,以及做到靈活的互聯。統(tǒng)一網絡架構,比如說IT網絡和存儲網絡的融合,統(tǒng)一的虛擬化從服務器到存儲到計算資源的虛擬化,深入到虛擬機內部去。統(tǒng)一計算來講,在云計算當中可以看到所有的節(jié)點具有一定的特點,盡量做到靈活的調配,我們會把所需要的特征點抽取出來集中調配,滿足未來云計算的特征。數據中心互聯非常重要,現在大家都在討論災備,很多國內的大的金融企業(yè)都在談數據中心的建設,最后要整合成分布式的數據中心,資源可以進行調配,這是需要數據中心互聯作為支撐。還有一點,云計算的管理。剛才談到了云計算當中有很多組件,這些組件的關系越來越緊密,通過統(tǒng)一的指揮調配進行分配,這樣可以很靈活的切換。Tidal是思科的一個解決方案,可以提供開放的服務接口。
云計算環(huán)境當中,所有的這些使用者都是以租戶的形式存在的,是很高的投入,尤其對于公有云的用戶來說,因為在公有云當中,不同的租戶來講,租用的這些虛擬服務器,他們之間的安全控制,包括數據平面,還有管理控制,這些使用者去租用是一個很大的影響,如果不能滿足這樣的需要,可能對使用云計算有很大的影響。
思科是業(yè)界領先的供應商,在云計算當中計算資源和網絡資源需要融合,思科很多技術是基于網絡來做的,現在的產品線擴展到計算領域,考慮到計算需求的同時與網絡進行融合。對于云計算的解決方案,思科、EMC和VMware組成了一個ACE聯盟,這個產品是打包的云計算解決方案,這個產品中包含了思科的計算資源,網絡資源和存儲資源,以及虛擬化操作系統(tǒng)的方式,打包在一起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進行云計算的建設。
虛擬化可以極大的降低運維管理成本,包括硬件和軟件的投資。思科提供了端到端的桌面虛擬化方案,思科也有相關的桌面虛擬化終端產品,像iPad,思科出了一款平板電腦,桌面的終端設備可以提供給企業(yè)去用,統(tǒng)一的計算環(huán)境,為用戶提供解決方案。中間是虛擬網絡,這是思科的想象,最右邊的是關于數據中心,這是思科的新增的業(yè)務,這些統(tǒng)一計算系統(tǒng)在美國已經排到了第二名,在全球范圍內占有率也排到了第三名,而且有很多先進技術,可以更好的支持桌面虛擬化。
這是思科整體的桌面虛擬化的方案。
云計算的價值,我們總結來講基本有兩個點,對用戶來說可以更加靈活,這是一方面。最關鍵的一點,你所得到的用戶體驗,應該和你原來獨享的用戶體驗是一樣的,安全性不能缺失,這不是云計算的最終目標,希望可以做到資源共享。對服務商來講,資源可以更大的利用,對服務商來講也是價值的體現。
下面再談談思科在云計算中的實踐案例。思科也是跨國的企業(yè),在全球有很多數據中心,原來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比如說業(yè)務上線時間比較長的困擾。思科2007年開始云計算的研究,堅信云計算可以給他帶來好處,把我們的數據中心的規(guī)劃和建設按照云計算的方式進行部署。
思科執(zhí)行了這樣一個計劃,叫思科IT彈性基礎架構,實現這個服務之前,我們很多流程跟現在的企業(yè)是一樣的,通過人工部署,導致成本比較高,同時部署的時間也比較長。以前我們的部署時間會需要6-8周才可以上線一套系統(tǒng),成本比較高。去做這個項目之后,所有的部署通過自我服務的方式,這樣會降低成本,同時降低管理和運營成本。
這個是分階段來實施的,第一階段采用虛擬化的技術,采用的一些虛擬機的技術,從服務器來講以傳統(tǒng)的服務器方式來做,第一階段之后總體的成本下降了30%,通過虛擬化實現。虛擬化在整個架構中做到50%,使部署時間從原來的6-8周縮短到2-3周時間。第二階段實施之后,采用更多的虛擬化技術,比如說虛擬化程度達到了70%這樣一個目標。實現完這個階段之后,一些投資成本的減少,可以看到在這個階段實施之后,部署的時間從原來的2-3天縮短到幾十分鐘之內,包括像網絡,安全策略等等。實施完之后,未來的四年內可以節(jié)省9000萬美金的成本,對于存儲管理來講,我們的管理能力從原來的每兆2.1角降到1分錢。最終目標,我們虛擬化做到80%以上,整體部署的時間希望縮短到6-12個小時,可以很快的部署下去。
思科的架構支撐了思科所有員工的所有IT需求,現在很多人都拿著iPhone手機,可以把E-mail推送到iPhone手機上,這樣可以隨時隨地去查看電子郵件?,F在放到我們剛才談到的彈性虛擬架構當中去,而且很多服務都是員工自發(fā)的。思科采用云計算環(huán)境,對于我們企業(yè)是一個很大的轉變。
我今天跟大家談了一下思科對于云計算的認識以及云計算的一些解決方案,希望把我們自己的經驗介紹給用戶,讓用戶和合作伙伴共同為中國的云計算的發(fā)展做出一些貢獻。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