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早些時候,蘋果聯合創(chuàng)始人史蒂夫·沃茲尼亞克(Steve Wozniak)表示,蘋果應該開放其操作系統(tǒng),允許用戶修改和擴展iPhone、iPad和Mac電腦的架構。此后電子前線基金會(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簡稱EFF)也表達了類似意見,稱蘋果產品是“美麗的水晶監(jiān)獄”,蘋果應該“開放其平臺,允許人們用其內部構件來進行修補、改造和創(chuàng)新”。
但分析師們持不同看法,稱蘋果“有管理的,端對端的”或“封閉的”模式贏得了最重要觀眾也就是其客戶的支持。
“蘋果產品有很多優(yōu)點,但同時也對用戶和程序員的使用設置了諸多限制。”EFF的網站開發(fā)員邁卡·李(Micah Lee)和該擁護組織的技術項目總監(jiān)彼得·埃克斯利(Peter Eckersley)在29日發(fā)表的文章《蘋果的水晶監(jiān)獄與開放平臺的未來》(Apple’s Crystal Prison and the Future of Open Platforms)中寫道,“最近問世的蘋果產品,尤其是他們的iOS移動設備,就像是美麗的水晶監(jiān)獄。操作系統(tǒng)、硬件以及蘋果與電信運營商和開發(fā)者的合約都施加了諸多限制。只有那些黑掉蘋果產品或者‘越獄’的用戶才可以擺脫這些限制。”
蘋果iPhone、iPad和Mac電腦的市場需求極其旺盛,使該公司獲得了巨大成功,去年銷售額超過1,000億美元。這家總部位于加州庫比提諾的公司因為其優(yōu)雅簡單的產品設計和軟件以及大部分產品和服務(比如iTunes商店)的封閉性而備受用戶稱贊,但蘋果也因為對移動設備運行哪些應用程序施加限制而受到批評。
本月早些時候,沃茲尼亞克在澳大利亞旅行時說:“我認為,開放的蘋果可以同樣地強大和出色。但正當一家公司大賺特賺的時候,你怎么能夠挑戰(zhàn)它呢?”他已經公開呼吁創(chuàng)造一種程序語言,使工程師和開發(fā)者可以修改iPad。
“我對EFF的立場表示歡迎。”沃茲尼亞克在29日的郵件中寫道。他還說,他沒有任何具體的建議。“我喜歡通過合法越獄來獲得相當大的自由度。因此,這幾乎是個毫無意義的爭論。”
“如果史蒂夫·喬布斯還活著,他可能會去拆了沃茲尼亞克的家。”加州圣何塞恩德爾集團(Enderle Group)的分析師羅布·恩德爾(Rob Enderle)說,“從本質上說,沃茲尼亞克是個程序員,并非代表了最典型的客戶。蘋果產品擁有很高的質量和客戶滿意度,因為蘋果提供了出色的客戶體驗。而它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一點,就是因為它是個封閉的系統(tǒng)。”
蓋特納公司(Gartner Inc.)的分析師邁克爾·加藤伯格(Michael Gartenberg)說,開放與封閉的爭論只是一小群“喜歡在周六下午為了社交娛樂而在手機上安裝新操作系統(tǒng)的用戶“在無事生非”。
“蘋果的客戶已經用他們的錢包證明,他們喜歡有管理的、端對端的體驗。”加藤伯格在29日說,“你想說它封閉,那就說吧。但消費者對此沒有意見。有意見的都是些超級技術迷,他們希望能夠安裝他們想要安裝的所有東西。他們可以給自己的設備越獄。但我認為,對大多數消費者來說,這完全不是個問題。”
呼吁實施移動用戶“權利法案”的邁卡·李和彼得·??怂估姓J,“對移動設備可以運行哪種程序施加限制的做法”并非蘋果首創(chuàng)。兩人還把怒氣撒到了其他的手機廠商和電信運營商身上:“他們早在蘋果進入智能手機市場之前就已經使程序員過上了悲慘的生活。那時候,為手機編寫代碼被稱為‘悲慘、痛苦和毀滅的泥沼’。”
但他們說,蘋果現在是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市值達到5,351億美元,憑借其品牌的市場影響力和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地位,蘋果可以締造新的開放趨勢。比如,微軟的新款Windows RT平板電腦就打算采用蘋果模式,“不允許用戶選擇其他操作系統(tǒng)或者修改現有操作系統(tǒng)”。邁卡·李和彼得·埃克斯利提出的“權利法案”包括:用戶有權在手機上安裝他們想要安裝的任何程序和操作系統(tǒng);提供與軟件保修相分離的硬件保修。目前,修改iPhone系統(tǒng)或者越獄的用戶不能獲得保修。
蘋果和微軟未立即做出置評。
加藤伯格仍然堅持已見。他認為,微軟轉向“有管理的體驗”,這反映了客戶對其技術的失望。“微軟的Windows系統(tǒng)以前從未采用過這種模式。他們不會轉向這個方向,除非客戶希望他們這么做。”加藤伯格說,“多年以來,有些手機可以讓你用它們來做任何事,但卻沒有人買它們。”
“蘋果的產品質量之所以高于谷歌安卓手機,原因之一就是蘋果保持了對產品的高度控制,以確保它們靠得住,”恩德爾說,“蘋果封閉其平臺的理由合情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