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貼貼數據增長的幾個時間節(jié)點
第一個時間節(jié)點是抓重點版,基于二八原則
二八原則是運營工作的一個黃金法則。
確定了論壇的定位之后,就得把重點運營的20%的版塊摘出來,分配到每個人身上。等每個人能力提升后,可以適當地擴展其負責的版塊數(有上限的,到上限就得增加員工數了)。
這重點運營的20%的版塊還可以再根據二八原則來分,哪些是核心版塊,核心版塊用哪些核心策略,原創(chuàng)類的版塊如何做,流量版塊如何做,圖片版塊如何做,文字版塊如何做,等等等等,都要考慮的很清楚。
第二個時間節(jié)點是抓版主管理
這個任務落在當時的米菲琳身上,我職業(yè)生涯的第一個下屬。記得為了做好這個工作她當時急得直哭(說明責任心強啊),我們就去找雜燴的同學要來他們的版主管理細則拿來學習和改進,然后想各種辦法,慢慢的把版主的數量和質量都提高了幾個檔次。
第三個時間節(jié)點是抓聯盟管理
貼貼聯盟2008年開始做的,2009年的時候基本就已經成型了。2009年下半年開始重點加強這塊的運營。2010年年底,聯盟達到巔峰,基本貼貼60-70%的數據來自這塊。貼貼聯盟問題上我必須得做個檢討,當時的很多邏輯(核心邏輯是我定的)設定的確有些極端了,會導致用戶過度疲勞,這樣會導致社區(qū)起來的快、衰敗的也快。算是個教訓。
第四個時間節(jié)點是抓抓無線運營
那時候無線還只是wap,app這種產品形式還沒出來。當時貓撲的wap站流量非常高。
按理我可以不涉獵這塊,因為和我的kpi毫不相干。
我思維里的概念是:只要能讓數據增長,什么都要接觸。所以花了很多時間來研究這塊,包括每一塊的規(guī)則和邏輯,如何突破和利用這些規(guī)則。貼貼來自無線這塊的發(fā)帖、回帖數一路飆升,直到后來反超大雜燴。
四、堅持最精華的運營方式,拓展新思路
我進入貓撲的時間,正好是貓撲巔峰時期,所以很多以往很不錯的運營模式、運營理念都能得以繼承下來。關鍵還是在人,對社區(qū)文化不理解,你說再多也沒用。真在乎這個事,你不用點播他都會主動去做。所以招人這塊我一直很苛刻。
比如貓撲最具殺手锏的熱點運營。也許大家現在知道的貓撲最出名的人物、事件、段子就那幾個了,但別忘了,我們那會每天都在做,至于成功與否不好界定,如果只看結果,估計10%都不一定到。
運營就是這樣,很多工作必須不斷做、堅持做,直到練成條件反射。
記得我們團隊有一個讓我佩服的五體投地的女生,網名MagicMoon,有些帖子我連標題都記不清了,大概說下意思,她5分鐘之內就能給我找到原帖。她之前負責審核的,最多一天看1萬多個發(fā)回帖,太厲害了。
拓展新思路的前提是把舊有的知識全部夯實,汲取精華。什么是拓展?把每一個細節(jié)做的更加極致,這也叫拓展。而不是你到處鋪攤子,不懂運營的人可能這么做,懂運營的人一定懂得循序漸進、排列組合。
現在想想,那會做的很多事情都是挺值得回味的。各種手段都去嘗試,當然也做錯了很多事,走了數不清的彎路,也一直在反省。運營就是這樣,運營應該允許試錯,但拒絕停滯不前和思維固守。
五、關于產品改進和優(yōu)化
貼貼2009-2010年那幾次改版都是成功的,數據每次都會大幅度提升。關于這點如何保證成功率,我在之前的文章里提過,就是運營人員必須真正參與到其中去。
改版也不是徹頭徹尾的改,而是必須基于現狀,因為用戶習慣已經養(yǎng)成,改頭換面的代價就非常大。很多公司的老板、管理層經常心血來潮、一拍腦袋,下面的幾十號人幾個月的時間就全搭在這上面了。定位來回變,用戶某天來,變新產品了。很多公司都是死在這點上。必須先和業(yè)務線上的人達成共識,否則就是個地雷。
還有一點,版本上線,不代表萬事大吉,需要持續(xù)不斷的優(yōu)化工作。當年真是求著很多人才把這些事情搞定的。目的達到就行,得有收獲。
總結:
我的經歷太復雜了,其實說到貓撲,說到貼貼,我一直挺惋惜的,也成了我的一個心結。當年我把貼貼當成自己的兒子,后來把貓撲當成自己的兒子。我是做事的,不是決策層,不能決定它的生死,眼睜睜看著它成了我的過去式。我現在的心情,你們應該知道我有多么復雜。
運營就是這樣,很多工作,你花三分力、六分力、十分力甚至十五分力,領導都是看不到的,結果也可能不盡如人意,其中的過程只有你自己才最清楚,你收獲多少,能力提升多少,小宇宙有多強,你自己應該最有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