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晚報:您在書里寫到曾對她隱瞞病情,為什么?
郎永淳:我們各自有過一次。第一次我無意中發(fā)現(xiàn)她在iPad里搜索乳腺癌相關信息的記錄,才知道她怕我工作分心而對我隱瞞了病情。第二次是我隱瞞。檢查發(fā)現(xiàn)癌細胞轉移到肝臟上,一出現(xiàn)轉移自然不太樂觀,尤其覺得5年到底能不能邁過去,心里接受不了。那種心情就是誰攤上了誰難受,但必須得去面對。
法制晚報:在您妻子生病期間,你們是如何相互支撐的?
郎永淳:除了盡可能地給她創(chuàng)造有利的養(yǎng)病環(huán)境以外,我還會用慢跑這種方式來鼓勵她接近一種更快樂、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她以前從來不運動。為什么現(xiàn)在很多人癡迷于跑步,一方面趕時髦,另一方面從生理的角度,會有刺激你神經的一種作用。有了舍棄和新的選擇之后,我們各自都在作調整,不垮下就是支撐。
我從2013年4月開始跑步,覺得是很好的家庭教育。作出改變,開始什么困難都可能碰到,比如我去跑10公里,練了十幾天,也有受傷。但我給自己立下這個目標,教練說你可以在5公里的時候放棄,我說我不能放棄啊,我必須要70分鐘完成10公里目標。我不僅僅是給我自己交答卷,還要給妻子和孩子交答卷。
我想最重要的不是財富上的支撐,而是心靈上的支撐,和你自己一系列行動上的改變。包括我用跑步這樣的挑戰(zhàn)來鼓勵我的妻子。無論如何,設了目標就要完成。當時我們很悲觀,我就說第一個坎我們一定要挺過去。
接下來第二個坎,夫人在想,怎么也得陪伴到孩子考大學,這就是目標。每遇到困難就想當時跑步腳上都是泡,不還是挺過來了嘛!肝臟轉移了5個點,那現(xiàn)在的科學手段不也是檢驗不出來了嘛,也是逐漸向好。
因為孩子是在波士頓,下個月16號是波士頓的馬拉松。這次我想孩子也在這里,能不能一家三口一起跑一次,共同完成一件事情,那種感覺會很不一樣。在孩子沒有上大學之前,我希望去創(chuàng)造更多的這種活動和陪伴。
法制晚報(微信ID:fzwb_52165216):有想過中年危機這個問題嗎?
郎永淳:因為我妻子的病,讓我重新去理解生命。人到中年了,要有健康管理的意識,其實人最重要的是要讓人這臺機器始終處在被保養(yǎng)的狀態(tài)。
我也有中年危機,經常在反復思考自己想要一個什么樣的生活,不要如人所說:他其實死于40歲,只不過80歲被埋而已。自己的路到底應該怎么規(guī)劃,怎么能夠看見。
我覺得,“看到”首先是眼睛看得見,然后腦袋能想明白。怎么才能眼睛看見腦袋想明白,就是要有學識支撐和朋友的支撐,讓你能夠判斷,敢于行動,讓自己把握未來。
談往昔 做新聞在我是一種理想
法制晚報:在央視工作時有壓力嗎?
郎永淳:壓力是全方位的,不僅是我播不播錯的問題,語言、表情、服飾還有行為舉止都不能有錯誤,整個身心都要調動起來。
法制晚報(微信ID:fzwb_52165216):您是去年9月2日離開央視的,當天您做節(jié)目了嗎?
郎永淳:那次是57分鐘的聯(lián)播,也是我趕上的比較長的一期。倒計時連續(xù)3天、2號、1號、8月31號,海霞老師我們倆播。除了我們合影外,陸陸續(xù)續(xù)地都知道了這個消息的同事也跑來合影留念,讓我在節(jié)目單簽名,還有同事給我買鮮花。很感動。
法制晚報:您覺得在央視工作并堅持了20年的原因是什么?
郎永淳:從進來的那一刻我從來沒想過離開。那不只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種理想。我做過很多報道,能體會到作為一個新聞工作者至少能在某一個點或者某一具體事件上讓事情往一個正向上改變,會有一種成就感。直到2013年家庭出現(xiàn)變化讓我思考是否要作出調整。
我今天進入商業(yè)領域,我既要講情懷,更要講價值。在央視我完成了個人價值的體現(xiàn),接下來就要繼續(xù)在新領域創(chuàng)造更多價值。當我推動了各方的價值提升之后,我自然會再次獲得成就感、滿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