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F2012英特爾信息技術峰會-比特網(wǎng)全程報道專題
參加IDF2012的存儲廠商中,既沒有像EMC、NetApp那樣的重量級公司,也沒有Xyratex、DotHill等OEM大廠。余下的筆者簡單分成2類:國內(nèi)公司——如創(chuàng)新科(UIT)、邦諾;臺灣廠商——如Infortrend、Accusys(世仰)。那有什么區(qū)別和看點呢?前者只是在那里放一、兩個機箱,這倒不能代表他們不重視研發(fā),但與后者將控制器拆開擺出來相比,對自己硬件技術實力的自信可見一般。也許我表達的有些問題或者不夠全面,持不同意見的同行朋友可以交流下。
Infortrend EonStor DS G7 SAN陣列控制器,上面帶有4個8Gb/s FC(光纖通道)主機接口,還有一個SAS JBOD驅動器級聯(lián)擴展端口。
我記得Infortrend EonStor DS G7之前的產(chǎn)品都是PowerPC架構(好像是750?),支持橫向擴展的高端產(chǎn)品ESVA也使用了PowerPC。于是筆者一上來就問了個沒過腦子的問題... 對方笑答:“別忘了我們是在IDF上展示的產(chǎn)品”。
據(jù)現(xiàn)場工作人員介紹,EonStor DS G7控制器使用了代號為Jasper Forest的Intel Xeon(至強)C3500系列處理器,如果更換主機接口子卡還可以支持千兆/萬兆iSCSI。上圖中可以看到插有2條4GB內(nèi)存,這樣的雙通道配置就比較接近IBM Storwize V7000中端存儲系統(tǒng)了,當然V7000較為豐富的一些軟件功能該產(chǎn)品是不具備的。
在2010年春季北京IDF,Intel技術課程中介紹的Xeon C5500/C3500系列資料。
Accusys的這個控制器也是4個8Gb/s光纖通道主機接口,一個SAS JBOD驅動器擴展口。另外最右邊那2個千兆以太網(wǎng)接口只能用于陣列間復制(包括遠程復制)。
同樣的Xeon C3500系列CPU,接口子卡的設計與前一款產(chǎn)品不同,另外內(nèi)存插槽一個有3個(盡管這里只插了一條4GB,但可以組三通道了?)其實Promise也很早就有Xeon C平臺的產(chǎn)品,而且價格應該賣得不貴。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arena(歐驊)在多年前被Accusys(世仰)收購,從此前者使用后者的控制器生產(chǎn)陣列并作為Accusys旗下的子品牌。
在《云存儲:AmpliStor擦除碼+對象、SAS SAN性價比》一文中,筆者剛剛提到Xeon C5500/3500的接班人——Xeon LC5600和E3。對于LGA 1155插槽的至強E3我還有一點疑問,那就是它是否具備Xeon C系列中加入的,用于內(nèi)存保護的ADR(異步內(nèi)存刷新)、實現(xiàn)RAID 5/6的XOR/P+Q計算加速、用于2個控制器之間寫緩存鏡像的PCIe NTB(非透明橋接)這三大特性?
據(jù)筆者了解,OEM自DotHill的惠普P2000 MSA使用的CPU屬于Intel Core架構,那么入門級SAN市場中比較重要的一家NetApp E2600(收購自LSI的Engenio業(yè)務,IBM DS3500和戴爾PowerVault MD3200系列都源于這款)還停留在PowerPC平臺上,主要是因為使用了LSI SAS2116 RoC主控芯片。那么這樣的局面還能堅持多久呢?戴爾EqualLogic的控制器下一代就會從MIPS架構轉向x86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