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一個名為Master的神秘圍棋賬號在一些網(wǎng)站上橫掃人類頂級棋手,先后擊敗了目前世界排名第一的柯潔、韓國目前第一人樸廷桓等多位世界冠軍頭銜擁有者。到4日下午,這個神秘賬號又擊敗了“棋圣”聶衛(wèi)平,目前已經(jīng)55勝。
在一連串對局中,目前只有陳耀燁九段阻止了對手52連勝,不過這是因為他剛下幾步網(wǎng)絡就斷線了,系統(tǒng)最后判定這盤棋是和棋。
雖然Master的真實身份尚未披露,但許多專業(yè)人士認定,沒有人能取得如此強大的戰(zhàn)績,除非它是“阿爾法狗”。中國圍棋隊總教練俞斌說,不排除Master就是“阿爾法狗”,也可能是新研發(fā)的圍棋人工智能程序。
不管是不是“阿爾法狗”,人類已必須思考,人工智能會帶來什么影響。
首先,必須認識到人工智能正在加速發(fā)展。就在十多年前,許多專家還認為圍棋是“人類智慧最后的堡壘”。而就在去年3月,“阿爾法狗”以4∶1戰(zhàn)勝了曾多年占據(jù)世界排名第一位的李世石。
其次,應該認真評估人工智能帶來的機遇和挑戰(zhàn)。機遇很多,像日漸普及的自動駕駛汽車,就是人工智能進入我們生活的一大例證。
真正的挑戰(zhàn)在于,人工智能在充分發(fā)展后是否會對整個人類產(chǎn)生威脅?著名科學家霍金就曾提出過這方面的擔憂。
那是不是要讓所有人工智能“斷線”阻止它們進一步發(fā)展呢?現(xiàn)在倒還不必,因為目前的人工智能仍有許多限制,以“阿爾法狗”為例,它首先需要海量樣本的訓練,而人類學習新事物時往往只需很少的樣本。其應用范圍離“通用人工智能”還有很大距離,不像人類,一個小學生就能學會下棋、繪畫等多種才藝。
就算將來的人工智能全面超越人類的智商,我們也至少可以在其底層施加一些限制措施,比如著名科幻作家阿西莫夫提出的“機器人三定律”,第一條就是“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
關于人工智能,今年還有一大看點。開發(fā)“阿爾法狗”的“深度思維”公司表示,下一個目標是著名即時戰(zhàn)略游戲《星際爭霸》。與圍棋對弈中雙方都能看到所有棋子不同,這款游戲的玩家只能根據(jù)有限的視覺信息來猜測對方行動,因此決策更加復雜,對人工智能的挑戰(zhàn)也更大。如果人工智能在這一游戲中戰(zhàn)勝人類頂尖玩家,是否要“斷線”以阻止其前進?這才是一個考驗。
登陸|注冊歡迎登陸本站,認識更多朋友,獲得更多精彩內(nèi)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