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消息,一年一度的GMIC大會于今日開幕,在下午的全球智能機器人大會上,地平線機器人技術創(chuàng)始人兼CEO余凱發(fā)表了開場演講,認為人工智能將成就第四次產(chǎn)業(yè)革命。余凱稱人工智能將成為世界上的新物種,人類花3到6個月可以學到的技能,在未來5到10年都會被人工智能取代。
余凱稱,過去人類所有的進展實際上都是以人為中心,包括用技術去延展你的體力、腦里,使人走得更快,看得更遠。但是今天AlphaGo是跟你下棋,它是自主做決策,是一個自助行為的實體。所以說, 像AlphaGo這樣的人工智能是一個新的物種,它的一個核心特征就是這種自主決策的行為。
另外,人工智能也會逐步替代人的一些簡單的工作。在取代人類工作方面,余凱認為如果是一個人大概花3個月到6個月的時間能夠學習到的技能,在未來5到10年的時間都會被機器所替代,比如說駕駛。
余凱認為,大腦系統(tǒng)是未來機器的關鍵,它需要有感知的能力,需要有認知的能力,需要有決策的能力,這些核心離不開的是算法。在一個深度學習的算法框架下面,我們看到很多人工智能的能力,機器所具備的能力,在過去的十年來都發(fā)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從語音到圖像,甚至到?jīng)Q策的控制,包括語意的理解。余凱稱,宇宙中最聰明的智能設備是人類的大腦,如果從機器的角度想去實現(xiàn)這樣一個能力,你會看大腦是什么樣子,從基本的神經(jīng)原到感知肌,到更加復雜的網(wǎng)絡結構,到我們今天深度的神經(jīng)網(wǎng)絡。目前,人類已經(jīng)在深度學習上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小羿)
以下為演講實錄:
余凱:大家下午好!我們很多人說這次可能是一個新的產(chǎn)業(yè)革命,第四次產(chǎn)業(yè)革命,從蒸汽機時代到電器時代到信息時代,我們這次是人工智能時代。為什么說這是一次新的產(chǎn)業(yè)革命呢?我們覺得回顧過去十幾年的歷史,從PC互聯(lián)網(wǎng)到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到我們現(xiàn)在比如說我們叫AR、VR的時代,我們看到很多的信息、內(nèi)容、服務,包括物理世界所存在的這些實體,比如說嘀嘀打車把每個出租車什么司機,是哪個車號,現(xiàn)在在哪個地方,往哪個地方走都線上化了。所謂物理世界和虛擬世界的界限也比較的虛化了。
比如說我們思考阿爾法狗(AlphaGo)這件事情,它跟我們以前技術的進展很大的不一樣是說,過去所有的進展實際上都是以人為中心,去延展你的體力、腦里,使你走得更快,看得更遠。但是今天阿爾法狗是跟你下棋,它是自主做決策,這樣一個自助行為的實體。這樣的話是一個新的物種,它的一個核心特征就是這種自助決策的行為。它會在生活、生產(chǎn)很多的方面,它在逐步替代人的一些簡單的工作。比如說我們會看到,如果是一個人大概花3個月到6個月的時間能夠學習到的技能,這樣的技能在未來5到10年的時間都會被機器所替代,比如說駕駛,過去可能少數(shù)人具有一個專車司機,未來每個人都會等效的有一個專車司機,因為每一個車在15年到20年的時間里面應都是自動駕駛的。
我們把Robot翻譯成機器人,你在這個機器后面承載的一個人的概念,這個概念它實際上跟Robot的本意有可能不一樣。比如說我們查劍橋的辭典,我們查Robot這個詞講的是什么意思?講的是它可以自動完成一定任務計算機控制下面的機器。所以Robot講的是智能機器,它跟人這個詞并沒有一個必然的關聯(lián)。
我們想有沒有機器人這樣一個詞?其實是有的,我相信在座的各位用的是手機的操作系統(tǒng)是安卓的,我們查安卓這個詞,意思是長得像人的Robot。安卓是一個人形機器人,它實際上在一個很寬泛概念里面非常小的一個例子,但是在更寬廣的語境下面講的是智能機器,智能機器當然有各種各樣的多樣化的。在中國的語境下面有的時候你會問這樣一個問題,這個是Robot?這個它當然是一個機器人,它可以自助的跟你交互。長城會的兄弟們放了一個機器人在我們公司調戲了它一個禮拜,如果你在它周圍走動的時候,它眼睛會一直看著你,跟著產(chǎn)生很有意思的互動。它顯然是機器人,它也是Robot。
我問大家這個問題,這個是不是一個Robot?這個是不是一個安卓的?我記得日本的石黑浩教授每年都會來我們這個會場,至少一次,帶著他的美女機器人,我們很多的記者也會去報道,說日本的機器人技術怎么樣怎么樣了。我在這里面想澄清一點,就是我們有一些媒體記者需要他們的知識,如果你稍微了解一下,實際上在臺的后面的某一個小房間里面,有一個小女生坐在電腦面前,它實際上所有的交互都是這個小女生來控制的。它的語音識別,甚至它的反饋,都是后面的小女生來完成的。所以這樣的一個形態(tài)的東西,它完完全全是一個木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