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各種新型生物識別支付技術所依賴的人體生物特征的唯一性和穩(wěn)定性,且與傳統(tǒng)認證方式相比具有極大的方便性,它們普遍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但是,當前新型生物識別支付技術的應用還存在幾個問題。首先,傳感器等硬件模塊的尺寸和成本,成為制約部分生物識別技術在移動支付場景下廣泛應用的瓶頸之一,部分識別模塊如虹膜識別方式所需要的傳感器和專用攝像頭還無法應用于移動終端設備。其次,在支付場景特別是大額支付的應用場景中,部分識別和認證過程的安全性與穩(wěn)定性有待進一步提高。同時,部分識別方式由于其讀取信息的特殊性,需要進一步提升識別及支付系統(tǒng)的信息安全。例如,指紋在我國被視為一種授權憑證,實際應用中應盡可能在本地存儲,而不宜將其應用于遠程認證。最后,部分識別方式的用戶體驗易用性需要進一步突破,虹膜識別和面部識別等生物識別方式由于其信息讀取的特殊方式,用戶體驗相對較差,需要進一步從技術層面加以研究。
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金融市場對支付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新型生物識別支付技術由于其獨特優(yōu)勢,必將朝著廣泛商用的方向發(fā)展。截至目前,各種新型生物識別支付技術已有相關應用,尤其是指紋識別支付技術已初具規(guī)模。與此同時,國內外相關廠商和專家學者對于其他生物識別方式應用于移動支付領域的相關研究也在逐步開展,相應的技術難題將一一化解??梢灶A見,新型生物識別支付技術將成為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金融發(fā)展的下一個著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