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央行叫停二維碼支付業(yè)務,再次進入大眾視野。
9月15日,微信低調上線的“刷卡”功能開始內測。在線微信用戶端,通過微信賬號綁定銀行卡后,通過“刷卡”功能可生成反映銀行卡信息的二維碼;線下商戶端,通過裝備相關掃碼設備,即可用掃描微信用戶二維碼,以代替刷銀行卡的過程。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微信,支付寶也在加緊二維碼支付布局。8月開始,支付寶錢包和上海地區(qū)的全家便利店聯(lián)手推出“便捷支付九折優(yōu)惠”的活動,9月15日前,所有通過手機支付寶錢包掃碼完成的交易能享受9折優(yōu)惠。
此外,銀行方面同樣悄然啟動,銀聯(lián)已經完成二維碼支付的系統(tǒng)研發(fā),8月初郵政儲蓄銀行面向內部用戶在全國范圍內正式推出二維碼支付,建行、招行、交行等多家銀行也在手機銀行APP中嵌入了二維碼功能。
但事實上,由于安全方便的考慮,二維碼支付在3月即被央行發(fā)文叫停。截至目前,央行仍未有明確放行的態(tài)度。而二維碼支付“禁而未止”也凸顯了互聯(lián)網巨頭、銀行、銀聯(lián)以及監(jiān)管層之間的多方博弈。
“反掃”模式
騰訊方面表示,微信“刷卡”功能處于試運營階段,會針對微信5.4以上版本用戶陸續(xù)開放。體驗發(fā)現,用戶通過“我”-“錢包”-“刷卡”,就可進入該功能,已綁卡開通微信支付的用戶可開通。
與此前二維碼支付正掃(移動用戶端掃線下商家的二維碼)模式不同的是,開通“刷卡”后,用戶在消費結賬時向商家展示二維碼(或條碼),商家使用掃碼槍或攝像頭,即可快速掃描用戶的二維碼(或條碼)完成交易,也因此被稱為反掃(線下商家掃移動用戶的二維碼)模式。
“刷卡”功能還配備了一系列安全機制,包括二維碼/條形碼加密及防盜措施。二維碼/條形碼具有時效性且一次有效。每個用戶只能對一臺手機開通刷卡功能。更換設備登錄,需要重新驗證支付密碼開通。同時微信支付安全系統(tǒng)會對可疑交易進行攔截,對于異常行為用戶,進入刷卡界面需要驗證支付密碼才能使用。另外,對于合作商家的準入和結算有嚴格的規(guī)范和限制,試運營階段暫未開放商家自動接入。
據悉,目前支持這一刷卡服務的商戶一共有9 家,分別是DQ 冰雪皇后、國大藥房、天虹、壹加壹、卜蜂蓮花(華南)、好鄰居、愛嬰室、民生百貨以及國大365。
易觀國際分析師李燁認為,“刷卡”是微信支付深入線下支付市場的又一大進展。“在政策調整后,微信開始變主動掃碼為被動掃碼,并加入支付密碼,提高了支付的安全性。從中還可以看出掃碼付技術手段,在政策調整后的發(fā)展方向”。
李燁還表示,微信“刷卡”功能適用于線下超市、便利店這類排隊較多,而且消費不高的場所,商家和用戶可以獲得更加快捷便利的支付體驗。而對商家來說,微信具有極強的用戶關系管理功能,通過微信,用戶的信息流和資金流形成閉環(huán),可以直接做客戶關系管理服務和客戶營銷。
2013年年底,支付寶、財付通推出線下二維碼支付正掃模式,脫離并直接沖擊銀聯(lián)的線下刷卡支付體系,央行2014年3月以安全性為由暫停二維碼支付后,兩者暫停了線下商戶布局;此后,銀聯(lián)在其線下商戶和收單體系的基礎上,研發(fā)了二維碼支付反掃模式。
不過,從今年7月開始,市場陸續(xù)傳出央行對掃碼支付政策有松綁跡象,微信、支付寶、銀聯(lián)、銀行等開始悄然重啟二維碼支付布局。
業(yè)內人士認為,銀行、第三方支付機構、銀聯(lián)甘愿冒著叫停風險來頻頻試探監(jiān)管底線,一是在于通過線下進行二維碼支付暗戰(zhàn)為爭取更多客戶,從而增加客戶黏性。二是因為移動支付業(yè)務前景十分光明,誰能搶先獲得這一部分市場,便能在這個市場站穩(wěn)腳步。
中國支付清算協(xié)會人士透露,央行初步考慮將根據風險高低程度,有順序、分階段地放開二維碼支付業(yè)務。銀聯(lián)、銀行、互聯(lián)網公司等多方力量都在悄然布局,共同看好二維碼支付這一市場。
民生證券分析師認為,目前央行對二維碼支付的態(tài)度越來越緩和,我們判斷相關指導意見有望在近期出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