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姆·亨特(Jim Hunter)是 Greenwave Systems的首席科學家兼技術傳播人。
有句古老的諺語說,“將一件東西保存七年,你總會找到它的用處”。比起人的聯網,現在離人們將更多的物品聯網也大約過去了七年,而我們也發(fā)現了這些物品的許多用處。
如今物聯網(IoT)已經切實融入我們的生活,也許 2016 年將會是物聯網從華麗展示的舞臺落入日常的實際應用的轉型之年——包括物聯網的發(fā)展、政策和標準等所有相關事宜。
以下是對 2016 年物聯網發(fā)展的幾個預測……
發(fā)展
用于提升電動汽車性能的的材料科學也可以用來增加連接設備的電池續(xù)航時間。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發(fā)展成果,它預示著會出現更多的基于 IP 的無線設備。隨著設備數量的增加,“物”制造商將會在本地網絡中,為其他可信任的 IP 設備提供直接訪問他們設備的 API(而不是提供只能通過云的訪問途徑)。
我還預感到明年人與“物”之間的互動會更加流暢,語音控制和語義建模以及社交作用會讓設備更加好用。這將減少現在物聯網中人與技術之間的摩擦,而這也是邁向物聯網世界的一個先決條件。
在視覺化的人與物的互動方面,預計在 2016 年我們還會看到 全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各類 API、SDK 和新裝備將在明年出現并且真正開啟全息“卡片”和類似應用的廣泛發(fā)展。
我認為小型個人無人機將在 2016 年出現 (就像智能手機一樣,這些無人機會配備高質量的相機和流媒體功能),所以另一個明年可能出現的事情將涉及物聯網和微型無人機。隨著這些新的物聯網設備的出現,人們將會記錄、研究、分享和存儲他們生活中的“無人機”時刻。
他人的 隱私將會是重點關注內容,但它并不會阻止大趨勢的蔓延。人們會對獲得的視頻進行分析,用來創(chuàng)建可操作數據,這些數據交叉引用實時或幾乎實時的上下文事件 (時間、地點、對象參與性、角度、元件密度等等)。
由誰來控制所有這些數據以及用它們來做什么將會引發(fā)一些有趣的討論,而反觀我們目前關于自拍熱潮和大眾在社交媒體上過度分享的辯論就會相形見絀。
政策
隨著世界各地的大公司不斷擴大物聯網數據收集設備的生產和服務,隱私問題將會成為首要考慮的問題。司法機構將會實施更多有利于保護消費者隱私的法律,限制數據提取、移動、分析和交易的地點和方式。如果以后在這方面出現幾起集體控告或是刑事訴訟我覺得也很正常。
遺憾的是,我認為人們在這方面意識的提高會是因為幾家大型物聯網提供商明年在隱私和安全保護上的失利。物聯網的設備、網絡和基礎設施已然成為不法之徒鎖定的目標,我覺得明年至少會發(fā)生幾次較大的物聯網被黑事件。
隨著物聯網在一些領域的演化,比如交通運輸和健康醫(yī)療,有關隱私和安全的政策將會成為一個亟需解決的問題。2016 年將會為物聯網定下普遍的法律基礎和管理協定。
標準
2016 年將會成立一家認證機構,由認證機構所帶來的一定程度的信任又會提振消費者對于在生活中“雇傭”新的物聯網設備的信心。認證機構很可能采用一種易于理解的認證方式,證明這些設備符合最低級別的安全性和數據保護性。
我認為明年物聯網的主導模式將變得清晰。作為參考的典范,大部分的行業(yè)會選擇遵循這種模式。這種模式將采取開源的方式,這樣世界各地的個人和 公司都可以參與其發(fā)展進化。
明年至少會出現兩個新的通訊“標準”(甚至有可能其中一個來自一家打造自身物聯網平臺的大型零售商)。兩個標準都希望成為設備、人、流程之間連接的“唯一”標準,獲得世界范圍內的認可,不過現在還很難說究竟哪一個會滿足要求。
到了嗎?
物聯網并非一場技術領域的革命,而是一場進化。只有這樣,“物”才會遵循人類對于物聯網使用和應用的概念而不斷發(fā)展。目前,大眾市場還沒能真正理解物聯網和它給日常生活帶來的價值,因為干擾實在太多。
商店里種類繁多的非互操作產品以及主要標準的缺失更是加深了人們在物聯網方面的困惑。物聯網在走向“成熟”之前仍然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不過在 2016 年我們或許能夠第一次真正看到充分成長后的物聯網是什么樣子,而它也正向我們緩緩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