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世界移動大會在上海舉行,隨著移動技術的創(chuàng)新,人們的生活方式也漸漸被改善,本屆大會又給大眾帶了什么樣的新技術?未來生活又會有哪些新的可能?

本屆大會的主題是“移動無極限”,將聚焦移動互聯網、企業(yè)物聯網還有可穿戴技術、互聯汽車、智慧制造等等,包括創(chuàng)新城市等行業(yè)共同關心的話題。此次大會看點:
5G技術大規(guī)模亮相,將實現萬物互聯
會上5G技術大規(guī)模亮相, 無論是電信運營商、還是通信設備供應商都已經拿出了5G或向5G過渡的產品和技術了。
據了解,5G網絡可以極大提高移動數據傳輸效率,使手機等移動終端的下載速度達到每秒1G到10G,我們可以在幾秒鐘內下載整部高清電影。
參展商向際鷹表示,他們的pre5G技術能夠讓現在的4G的用戶在不換手機的情況下就可以享受5G帶來的一部分好處,數據流量吞吐量可以比一般的4G手機大3到10倍以上。
向際鷹表示,他們正在與電信運營商聯合對這種技術進行小范圍測試,試點成功后將在明年大規(guī)模推廣。據了解,5G具有傳輸速率高、網絡容量大、延時短等特性。5G技術將使手機用戶的上網速率提升到4G的10—100倍,相當于光纖接入的速度。
雖然目前5G還處在實驗室階段,但一些初步的應用產品和技術演示已經在這次展會上吸引了眾多參觀者的目光。
中國企業(yè)研制成功的世界上首個上網速率達到10G/秒的準5G樣機最為吸引眼球。一個叫艾米的機器人畫家產品,可以通過5G遙控技術,把畫師的一筆一劃實時同步傳輸給機械手,用以實現快速畫像。據了解,5G商用后可以輕松實現8K超高清視頻、虛擬現實以及隨時隨地的視頻直播。
專家指出,超快的傳輸速率和超大的帶寬只是5G網絡的優(yōu)勢之一,5G還能實現在每平方公里范圍內建立一百萬個設備連接的功能。這種大容量連接能力將把人類帶入一個智能“物聯網”時代。這段視頻展示的就是5G連接萬物的強大功能,不論是人還是交通工具、公共設施、甚至花草樹木,每一個物體都通過傳感器和5G網絡實現互聯互通,形成了一個完全智能化的數字網絡社會。
就在一個月前,國際電信聯盟正式宣布了5G發(fā)展的時間表,計劃2018年完成5G技術規(guī)范,2020年正式商用。工信部電信研究院也剛剛發(fā)布了5G技術架構白皮書,這預示我國在5G領域的研究即將進入標準制定階段。
工信部電信研究院院長曹淑敏告訴記者,工信部電信研究院發(fā)布的《5G無線技術架構》和《5G網絡技術架構》白皮書已經基本確定了5G技術路線,為下一步制定5G技術標準做好了準備。由于5G時代要實現全球的互聯互通和全面融合,因此世界各國已經達成共識共同制定全球統(tǒng)一的技術標準。我國在2013年就由三部委成立了5G推進組,積極參與到5G國際標準的制定工作中。
曹淑敏表示,由于5G技術標準將實現全球統(tǒng)一,因此不會出現3G、4G時代所具有的標準之爭的局面。我國在通信技術標準領域經歷了1G空白、2G跟隨、3G突破、4G同步的加速發(fā)展,在5G時代要力爭取得主導地位。歐盟統(tǒng)計顯示,全球有超過12億移動寬帶用戶,到2020年全球移動互聯網流量將增加30多倍。5G網絡的無線容量將比目前高1000倍,擁有為70億人服務的能力。
M2M與物聯網備受關注
現場參展商很多,并不僅僅包括通信設備和服務的提供商,還有很多家電、汽車以及互聯網的公司,這就充分體現了互聯網的連接功能,而且有一些通訊服務的提供商主打平臺化,即協(xié)助傳統(tǒng)的硬件廠商向智能硬件廠商的轉移?,F場還有更多的是關于一系列智能化的展示,包括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工業(yè)、智能醫(yī)療等等各個方面。
GSMA行業(yè)預測指出,到 2020 年物聯網將需要至少 10 億蜂窩 M2M 連接數以千計的物聯網應用可劃分為以下幾個垂直行業(yè):互聯汽車與車隊、公共安全與安保、連接與 IT、家居與消費者、智能城市、零售與服務、醫(yī)療、健康與養(yǎng)生、公用事業(yè)與環(huán)境以及工業(yè)。并且它們還可以進一步分成多個應用領域和單個應用。
現場最受歡迎的則是世界移動大會的一個特色項目——互聯網生活實景體驗中心,位于創(chuàng)新世界的展區(qū),參會者將通過虛擬的實景體驗,有機會親身體驗超級互聯世界的一天,感受未來的互聯生活方式。在大會的展覽會現場,還開設了大學生移動行業(yè)就業(yè)集訓營,有一些行業(yè)內資深的人力專家剖析移動互聯網人才的動向和發(fā)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