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科技[微博]熠輝2015年12月07日14:15分享[摘要]用戶數據對眾多公司而言具有巨大價值,它可能成為公司的“第二大營收來源”。

BI中文站 12月7日報道
微軟Azure IoT項目管理合伙總監(jiān)微軟山姆·喬治(Sam George)表示,智能設備的用戶數據能為企業(yè)帶來巨大營收。
除了恒溫器廠商Nest和健身腕帶廠商Fitbit,大企業(yè)將把聯網智能設備應用于制造工廠、機械設備乃至畜牧農場。對于部分大公司,這意味著巨大的市場機遇。亞馬遜、谷歌(微博)和微軟都在積極幫助企業(yè)客戶,旨在讓企業(yè)客戶利用智能設備和物聯網。
喬治表示,微軟相信這是一種“新常態(tài)”,而微軟可以在這個領域幫助企業(yè)客戶。
“這不是宣傳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利益。”喬治說道。
智能設備將逐步進入主流市場。喬治表示,消費者并未了解聯網冰箱等事物的價值,但商業(yè)市場領先一步,更多的企業(yè)在日常工作中使用智能設備。
“我認為,很多人忽視智能設備,因為他們對技術挑戰(zhàn)感到畏懼。”喬治說道。
因此,微軟開始銷售“物聯網套件”(IoT Suite)。微軟旨在打造一個全面的聯網設備系統(tǒng),系統(tǒng)可以向Azure云平臺回饋數據,進而幫助客戶篩選和利用海量數據。

技術處理任務大多在后臺完成,企業(yè)客戶無需專門的技術團隊。喬治表示:“我們可以提供這些技術服務,你們不必猜測。”
舉例來說,蒂森克虜伯電梯公司(ThyssenKrupp)利用微軟物聯網套件針對100多萬部電梯開展預防性維護工作。蒂森克虜伯在電梯中安裝智能傳感器,跟蹤電梯的運行情況。因此,技術人員可以提前修復電梯故障。
當各大企業(yè)都采用智能設備,智能設備的數據將發(fā)揮巨大價值。喬治表示:“我們認為數據將發(fā)揮重要作用。”
喬治特意舉了一個例子。一家氣象公司希望改進降雨預測模型。除了改進數學模型,氣象公司還要讓預測模型與實際情況相匹配。但是,這家氣象公司旗下的氣象站數量有限,收集的氣象數據也非常有限。
喬治表示,這家公司的解決方法非常明智。它們選擇與一家汽車制造商合作,這家汽車制造商一直收集客戶的雨刮器使用數據。通過這種方法,這家氣象公司獲取了大量寶貴的研究數據。
同樣,如果你的汽車安裝這種跟蹤設備,保險公司就能了解你的駕駛速度和其他安全統(tǒng)計數據。保險公司還能了解其他類型數據,包括你的開車時間和喜愛的地點。

這類數據對眾多公司而言具有巨大價值,它可能成為公司的“第二大營收來源”。
目前,微軟尚未計劃涉足該領域。喬治預計,企業(yè)會直接尋求彼此的數據。
喬治表示,不是所有公司都會出售用戶的個人數據,而這種做法與Facebook、谷歌、微軟等向廣告商出售個人數據的做法相似。
“這是事物的互聯網,也是數據的互聯網。”喬治強調。(熠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