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Heapsylon公司設計研發(fā)的智能神經傳感襪Sensoria,為更柔軟的可穿戴設計開了一個頭。負責設計研發(fā)的大衛(wèi)·維甘諾(Davide Vigano)坦言,襪子的設計靈感發(fā)端于自己在運動時用力過猛扭傷了腳踝。“我想做的智能裝備,是能利用大數(shù)據(jù)分析,預防運動損傷,及時對穿戴者提出警報的。”維甘諾透露,材料科技的進步給Sensoria設計研發(fā)帶來很大的便利,帶傳感器的微導電特殊材質讓他的想法變成了可能。
其實,谷歌公司的ATAP團隊也在做著類似的設計,他們與一家日本布料廠合作,將導電的線路與棉線、化纖、絲質等材質編織到一起,制成一種名為Project Jacquard的布料。小組主管艾萬·帕普瑞(Ivan Poupyrev)解釋說,這種植入編織技術讓看似普通的紡織品變成觸控感應的平面,讓人們可以在衣物上操控各種智能設備。
不久之后,人們還會發(fā)現(xiàn)更多可穿戴設計帶來的“柔軟”的驚喜。比如,即將從概念設計演變?yōu)楝F(xiàn)實的Onixx,就是一款覆蓋膝蓋的柔性充電寶,它能夠從佩戴者運動中吸收的能量轉換為電能,為電子設備充電。英國的Rehab工作室則設計了一款智能跑鞋Shift Sneakers,鞋面采用反應性紡織面料制成,包含了小型柔性LED顯示屏。也就是說,“夜跑一族”完全可以利用光線改變跑鞋的顏色。用Rehab設計團隊的話來說,“這是為具有選擇困難癥的人們準備的禮物,擁有一雙跑鞋,相當于買了100萬雙鞋。”

未來更具柔性的可穿戴設計

谷歌ATAP團隊與一家日本布料廠合作,將導電的線路與棉線、化纖、絲質等材質編織到一起,制成一種名為Project Jacquard的布料
尋找可穿戴的“家常味”
“市場上很多可智能穿戴的設計太硬了,硬得沒辦法好好使用。”擅長未來概念的美國時尚設計師米歇爾·史密斯(Michelle Smith)對現(xiàn)階段可穿戴產品的觀感,或許能代表很多人的心聲。從好奇到追捧到棄之不用,充滿極客(geek)味道的可穿戴裝配讓他們既愛又恨。
曾經炙手可熱、有錢也難買到的谷歌眼鏡,最終黯然退市,為眾多即將上市卻還來不及縷清設計思路的可穿戴產品敲響了警鐘。實時攝錄、現(xiàn)實增強的功能僅是看著炫酷,卻不能解決具體問題,形同雞肋,而造型上的過分怪異極易變成高冷的缺陷,最終讓它無法融入大眾的日常生活。即將在CES上回歸的谷歌眼鏡,如今也已經改頭換面,和普通的無框眼鏡造型相差無幾,設計上親民了不少。
“之前谷歌眼鏡的研發(fā)是由科技人員主導的,設計師和技術之間的距離讓他們很難有所作為,但現(xiàn)在情況不同了。”史密斯判斷,想要抓住普通人的心,科技公司在研發(fā)可穿戴產品時,將越來越多地倚賴設計師。“這場極客的盛宴很快就要變成設計師主導的晚餐了??纱┐髟O計會越來越有家常味。”
與史密斯抱有相同觀點的人不在少數(shù)。有科技媒體預測,未來能真正成功走入普通人生活的可穿戴產品,必須經過精心設計,能解決現(xiàn)實中的實際問題,小而美、柔軟貼身,符合使用者的個性和生活方式。
“你總不能向一個14歲的少女和一個70歲的老爺爺推銷同一副眼鏡、同一件衣服、同一款鞋子吧?”與Fitbit一樣在可穿戴科技領域紅得發(fā)紫的Pebble公司CEO艾瑞克·莫吉克斯基(Eric Migicovsky)也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如今可穿戴產品的問題。“可穿戴技術設計應該從人類的現(xiàn)實問題出發(fā),然后再評估可行的技術解決方案。這需要設計師對產品的研發(fā)進行主導。”他指出,很多公司從尋找位置的特定技術解決方案開始研發(fā)產品,是本末倒置的方法,缺乏設計感的產品將很難在市場上立足。
實際上,F(xiàn)itbit公司已經預見到了這種趨勢,開始與知名珠寶設計師湯麗·柏琦(Tory Burch)攜手合作??萍季揠⒂⑻貭柟疽才c美國時裝設計師協(xié)會(CFDA)達成了協(xié)議,要為可穿戴產品創(chuàng)建參考設計庫,讓設計師直接從開發(fā)者手中拿到技術模板進行設計。還有一部分設計公司針對女性的審美觀開始打造風格柔美的可穿戴產品。毫無疑問,未來的可穿戴設計將越來越有“家常”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