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智酷 文/段永朝)
2015年5月27日,被譽為“互聯(lián)網女皇”的瑪麗·米克,如期發(fā)布了最新版的《互聯(lián)網趨勢報告》。這一年,是瑪麗·米克任職摩根斯坦利以來,連續(xù)每年發(fā)布互聯(lián)網趨勢報告以來的第20個年頭,對瑪麗·米克、也對全球互聯(lián)網界,意義非凡。先此向這位傳奇女皇致敬!
2012-2015年間,一共有5份瑪麗·米克的《互聯(lián)網趨勢報告》發(fā)表,分別在2012年5月30日(D11會議發(fā)布,122頁);2012年12月3日(在斯坦福大學發(fā)布,89頁);2013年5月30日(D11會議發(fā)布,117頁);2014年5月28日(D11會議發(fā)布,165頁),2015年5月27日(197頁)。每年5月底,是瑪麗米克發(fā)表報告的“正日子”。
以上5份報告,都有一個共同的主題“Re-Imaging(重新構想)”,這是瑪麗米克轉投KPCB之后,逐漸形成的風格,也是近年來瑪麗·米克重量級報告的靈魂,值得細細品味、咀嚼。
一、重新構想
貫穿“重新構想”這一主線的,是作者每年都會提到(并逐年賦予新意)的生活方式、教育、醫(yī)療、金融服務四大領域(2015年報告基調有所不同,后面細說)。每份報告,作者都會提到數(shù)十家公司,且部分公司出現(xiàn)的頻度還比較高(除了Facebook /Twitter /Google /Apple /Amazon等老牌公司外,還有大量新興企業(yè)),值得深入研究(如Waze /Lending Club /Airbnb/Uber/Quirky/Netflix/Path 等)。
對比這5份報告,有一個有趣的發(fā)現(xiàn)?,旣?middot;米克其實對“重新構想”也有一個逐漸條理化的過程。比如2012年5月份的報告,基本是“羅列式”(48個之多),只是提出了一個公式來解釋“重新構想”:新設備+互聯(lián)+用戶界面+美學。
到2012年12月份,這一公式得到延續(xù),但作者針對公式中的這四個單項,分別舉出例證;并提出“分享經濟”來支撐這一公式(分享經濟同樣是2012-2013年度互聯(lián)網領域的重要概念),繼而提出9個輕資產代替重資產的“重新構想”模式,以及未來可能存在的6大“消費空白”。
2013年5月份的報告,是一份頗具歷史感的報告。作者的視野投向中國,提出“向中國學習”的口號,2014年延續(xù)了這一提法。在這份激情澎湃的報告中,作者將更多的細節(jié)放在了附錄中,集中力量羅列了運動/圖書/音樂/藝術/設計與靈感/聲音/新聞與政治/產品研發(fā)/家居裝飾等9個卓有成效的重點領域。
2014年5月的報告在風格上又有較大的變化。作者提出“重新構想”的5大領域:APP、發(fā)行/渠道和內容、日常生活、數(shù)字貨幣、垂直產業(yè)。這份報告用“大數(shù)據(jù)”重新梳理了往年提到的部分應用,并增加了新的事例,歸納為數(shù)據(jù)驅動下的6大趨勢。
2015年5月發(fā)布的報告,從時間上契合瑪麗·米克發(fā)表報告20年,她自然用一些篇幅講述20年變遷。有3個數(shù)據(jù):全球網民數(shù)量(3500萬28億)、手機用戶數(shù)量(8000萬52億)、全球互聯(lián)網上市公司前15家市值總和(170億美元2.4萬億美元)。對中國而言,一個有意義的數(shù)字是:全球互聯(lián)網公司前15強,美國是11家,其余4家來自中國;20年前,美國占13家,中國為0。
從整體風格上,2015年報告似乎回到了2013年的版本,一個是用較大的篇幅談中國。中國是互聯(lián)網界無法忽視的一支力量(見p.150-p.163);印度作為新興的第二大互聯(lián)網市場,增長迅猛。作者將微信紅包、“穹頂之下”網絡傳播,以及滴滴/快的、趕集/58合并等,作為反映中國互聯(lián)網創(chuàng)新活力的典型例證。另一個,作者羅列了14個方面的“重新構想”,并舉例說明。
2015年報告令人興奮的亮點有兩個:一個是對美國互聯(lián)網千禧一代的分析;另一個是在分析20年巨變中,特別指出監(jiān)管焦點的變化。這兩點都值得中國互聯(lián)網界深入思考。
瑪麗·米克的報告中,會有很多公司是重復出現(xiàn)的。這種重復也并非毫無意義的選擇需要反復對比、研讀。值得特別關注的案例有:Airbnb /Uber /Square /Lending Club /Coursera /Netflix /Quirky /Houzz/Kickstarter /DocuSign /Strip / StubHub/Intercom等(前三個案例,似乎頗受作者青睞,每年都不落榜)。
粗略統(tǒng)計,5份報告合計提到約180個創(chuàng)新產品/公司案例。
下面簡述5份報告的主要內容。
二、5年報告簡述
2012年5月30日報告最重要的結論是——新設備+互聯(lián)+用戶界面+美觀重新發(fā)明一切(包括人類生活和行為習慣)。
2012年報告最精彩的部分,當屬瑪麗·米克一口氣列舉了48個“重新構想”的領域和應用(最后一個是個幽默,呵呵),每一個后面都跟著一個、或者幾個樣板企業(yè)、產品的名字(包含65個產品/公司),它們是——
1. 記錄信息的改變,從傳記+展覽到時間線(Facebook)
2. 新聞的改變(Twitter實時新聞)
3. 對筆記方式的改變(Evernote)
4. 繪畫方式的改變(Paper by Fiftythree)
5. 對攝影方式的改變(Instagram)
6. 對日記方式的改變(Path)
7. 雜志的改變(Flipboard)
8. 對書籍的改變(Kindle/iBooks)
9. 音樂的改變(Spotify)
10.對錄音方式的改變(SoundCloud)
11.演唱會的改變(Tupac@Coachella)
12. 對視頻方式的改變(Youtube/Netflix)
13. 對視頻制作方式的改變(SocialCam/Viddy/GoPro)
14. 名人出鏡方式的改變(GBTV-Digital)
15. 家庭娛樂的改變(Chill)
16. 電視的改變(Youtube/Bleacher Team Stream)
17. 交流通信的改變(Voxer)
18. 導航與實時路況的改變(Waze)
19. 體育信息的改變(Bleacher Report)
20. 對家居設計的改變(One Kings Lane/Houzz)
21. 打車方式的改變(Uber)
22. 汽車的變革(Hybrid/Electric Cars)
23. 黃頁的變革(Yelp)
24. 優(yōu)惠券和本地服務的改變(Groupon)
25. 快餐方式的改變(Kogi Food Truck)
26. 收款機的改變(Square)
27. 櫥窗購物的改變(One Kins Lane/Fab)
28. 跳蚤市場的改變(Esty)
29. 生產制作的改變(Zazzle/Shapeways)
30. 個性化服務的改變(Zaarly/TaskRabbit/Fiverr)
31. 籌集資金的改變(Kickstarter)
32. 借貸方式的改變(Lending Club)
33. 工作方式的改變(Saleforce/Yammer/Jive)
34. 招聘雇傭方式的改變(LinkedIn)
35. 會議方式的改變(Affectiva)
36. 數(shù)據(jù)存儲的改變(SOON)
37. 簽名的改變(DocuSign)
38. 醫(yī)療方式的改變(ZocDoc/Teladoc)
39. 學習方式的改變(iPad)
40. 游戲的改變(Xbox Kinect)
41. 教育方式的改變(Codecademy/Coursera/Khan Academy)
42. 獎勵回報方式的改變(Klout/Foursquare/Zynga)
43. 政府補助方式的改變(一切移動終端)
44. 溝通交流方式的改變(Instagram)
45. 犯罪警示方式的改變(SFPD/CrimeMapping)
46. 室內恒溫方式的改變(NEST)
47. 尋找寵物方式的改變(Internet-Enabled/GPS TrackingPet Collers)
48. “喂養(yǎng)方式的改變”(FacebookBews Feed/Ticker/Twitter Feed)
2012年12月3日報告,是在斯坦福大學發(fā)布的。這份報告延續(xù)了半年前報告的風格,繼續(xù)分析“重新構想”帶來的影響。另外一個亮點,是提出“分享經濟”的興起。
重新想像:新設備+互聯(lián)+用戶界面+美學
新設備的重新想像,包括:計算設備/用戶界面/操作系統(tǒng)
互聯(lián)網的重新想像,包括互聯(lián)方式(比如美國移動電話2002年全面超越占據(jù)美國通信生活125年之久的固定電話),知識生產(比如2012年,有244年出版歷史的《大英百科全書》終止紙質版)。
用戶界面和美學的重新想像,包括以下20項內容——
1. 攝影(Instagram/Camerat)
2. 導航(Waze)
3. 新聞和信息流(Twitter)
4. 筆記(Evernote)
5. 文檔和文件夾(Dropbox/Box.net/Google Drive/Apple iCloud/MS SkyDrive/Amazon ClodDrive)
6. 內容組織和心愿單(Evernote)
7. 雜志(Flipboard)
8. 收銀機(Square)
9. 資金借貸(Lending Club)
10.創(chuàng)意融資(Kickstarter)
11.招聘(LinkedIn)
12.產品設計(Quirky/Gumrod)
13.簽名(DocuSign)
14.數(shù)字產品銷售(Nike+/JawboneUP)
15.門鎖(Lockitron)
16.恒溫器(NEST)
17.教育(Codecacdemy/Coursera/Khan Academy)
18.學習(所有移動媒體)
19.“玫瑰碗”(橄欖球迷的三塊屏)
20.數(shù)據(jù)(兩個趨勢:從大到更大/幫助你我他:Waze/JawboneUP/Yelp/Bluetooth/WIFI)
在輕資產方式帶來的“分享經濟”變革方面,作者列舉了9個方面——
1. 生活方式:空間/時間/金錢的轉變
2. 音樂(Spotify/Pandora/iTunes)
3. 視頻(Youtube/Netflix)
4. 酒店(Airbnb/OneFinestay/CouchSurfing)
5. 出行/駕車(ZIPCAR/Uber/Hailo)
6. 服務(Zaarly)
7. 教科書(Chegg)
8. 錢包(Square/Paypal)
9. 招聘(oDesk/Freelancer/onforce)
作者認為,消費領域尚存在6大“空白領域”(這6個“空白”中的兩個:“教育和醫(yī)療”,是2014年5月報告重新強調的,也是近兩年投資界、企業(yè)界熱點頻出的領域)——
1. 耳朵和身體(Spotify/SoundCloud/Jambo/UP)
2. 汽車(美國1.44億人每天平均話費在汽車上的時間52分鐘)
3. 電視(美國人每天話費在電視上的時間3小時;5000萬家庭擁有互聯(lián)網電視)
4. 錢包(美國人擁有6億張信用卡)
5. 教育(美國人每年話費在教育方面達1.1萬億美元)
6. 醫(yī)療(美國人醫(yī)療話費每年2.6萬億美元)
2013年5月30日的報告亮點頗多:一個是作者拉大了分析的視角,導入歷史維度;另一個是第一次提出“向中國學習”的口號;再一個就是延續(xù)前兩次演講的主線,繼續(xù)渲染“重新構想”的提法,并認為“重新構想與實踐正在加速”。
作者以兩幅圖片和兩幅漫畫的對比,凸顯了這一劃時代變化的特征:
1990年與2010年,兩場演唱會現(xiàn)場對比,牽著揮舞的手臂和后者高舉的智能手機和iPad
1993年著名的一幅漫畫:互聯(lián)網上,沒有人知道你是一條狗;2013年的一幅漫畫:互聯(lián)網上,所有人都知道你是一條狗。
作者認為,在過去5年里,人們創(chuàng)造和分享的信息增長了5倍,主要以照片/視頻/聲音/數(shù)據(jù)的形式展現(xiàn)。移動互聯(lián)網仍然在迅猛增長,“我們剛剛開始理解智能手機”,以及接下來的平板電腦。
作者預言,接下來這一波浪潮將與可穿戴/智能駕駛/智能飛行/掃描(二維碼)技術相銜接,并引爆新的浪潮。
作者提出“向中國學習”的口號,基于“市場體量+創(chuàng)新活力”的理由(2014年報告)。
2013年1月,中國移動用戶超越美國,達到2.5億戶;阿里巴巴交易額超過eBay+Amazon,達到1500億美元。中國人在互聯(lián)網+移動終端上話費的時間大大超過美國(同時在電視上話費的時間少于美國)。
微信、京東、打車軟件和微博,是中國充滿活力的創(chuàng)新應用
作者引用一張跨越近200年的世界GDP占比的圖標說明,曾經在1820年雄踞世界GDP占比33%的中國,在上世紀70年代跌落到2%的水平,而在2010年達到15%。
與此相對比,歐洲在1820年時GDP占比為27%,1900年達到頂峰接近40%,2010年則為16%。美國在1820年世界GDP占比僅為2%,二戰(zhàn)后達到短暫的頂峰35%,隨后在過去60年里保持平均25%的水平。但在本世紀開始,逐漸跌落到2010年的19%。
作者在最近幾年的報告中,都會花一定的篇幅討論美國的經濟基本面、創(chuàng)新活力、高科技公司和上市公司的總體情況。她在2012年5月的報告中曾謹慎地發(fā)問:美國這一波高科技浪潮雖然令人鼓舞,但它是泡沫嗎?2013年5月的報告中,除了提出向中國學習之外,還認為美國的信心在恢復,但收入與支出的差額卻是二戰(zhàn)以來最大的。2014年的報告則對美國巨大的熟練技術人才的巨大缺口表示擔憂(祥見報告原文)。
在這期充滿歷史感的報告中,作者回顧了互聯(lián)網20年,特別911之后的10多年里,一些基本面的變化:計算不再是問題;社會化連接熱潮;虛擬金融的快速崛起;2008年金融危機以及發(fā)達國家失業(yè)問題和增速放緩。這里引用一句原文:TurningPassion Into Busi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