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云網每天連線硅谷,呈現(xiàn)最新鮮資訊!這里的硅谷指的是國外具有典型性和創(chuàng)新性企業(yè)代表。
1. Twitter IPO發(fā)行價區(qū)間上調25% 估值達近140億美元
http://tech.ifeng.com/internet/detail_2013_11/05/30956356_0.shtml
北京時間11月5日消息,據(jù)路透社報道,本周一,Twitter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了修改后的IPO招股文件,宣布將IPO發(fā)行價區(qū)間上限上調25%,即每股23-25美元,但仍維持發(fā)行7000萬股不變(此前價格范圍為17-20美元)。按照這一數(shù)字計算,Twitter有望獲得最高17.5億美元融資,若按照行使超額配股權1050萬股,融資額最高值將超過20億美元。
消息人士表示,機構投資者對Twitter股票需求旺盛,最終的價格有可能將超過周一宣布的范圍。Twitter在推出7年之后,已積累了超過2.3億用戶,這其中不乏國家元首、名人,根據(jù)皮尤研究調查的數(shù)據(jù),半數(shù)美國成年Twitter用戶習慣通過Twitter獲取新聞,不過目前,這家微博客網站仍然未能扭虧為盈。
2. Pinterest和Snapchat盈利能力的最大區(qū)別在哪?
http://tech.163.com/13/1104/15/9CRL9LFN000915BF.html
在線廣告多是為了激發(fā)購買欲的,對吧?如果想量化搜索所帶來的購買欲價值,那可以從單次搜索營收入手。2006 年時, google 每千次搜索的營收是 45 美元,到 2009 年這個數(shù)據(jù)是 35 美元。
并且,要注意的是,google 的搜索廣告已是干擾度較低的了。我們可以把它和 youtube 上的視頻廣告比比看。YouTube 上的廣告要不就是插入播放隊列之前,你得看完廣告才能看正片,要不就是在播放屏中劃出一個區(qū)域來放廣告。先暫不考慮廣告商多么費勁心思正把廣告做得交互性更強,eCPM 這個指標對比的話,視頻廣告比搜索廣告要低得多。
在這我不想花時間討論不同媒介的 eCPM,重點其實是:有些平臺廣告中的用戶行為,就是天然地比其他方式有著更高的變現(xiàn)能力。不管后臺是用了多少廣告技術,細分顧客群后再精準營銷,或是在廣告樣式上做得多有創(chuàng)造力等等, 用戶是在怎樣的情境下看到廣告,這就已經決定了各個玩家的起跑線是完全不同的。
3. "天下大同" 蘋果谷歌該合作?
http://it.sohu.com/20131104/n389492710.shtml
11月4日,據(jù)外國媒體報道,近日蘋果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史蒂夫·沃茲尼亞克(Steve Wozniak)在接受BBC專訪時表示,希望蘋果和Google能在未來成為合作伙伴。
Google在搜索引擎方面具備領先優(yōu)勢,沃茲拿Android的語音識別和蘋果Siri做了對比:“有時候,我會向Siri說起Joe’s Diner(餐館名),但是它根本不知道這家店在哪里;而在Android上我則可以輕松地找到它。”
4. 谷歌將通過Hangouts培訓Glass試戴者
http://tech.qq.com/a/20131105/000616.htm
據(jù)國外媒體報道,谷歌公司正在再次擴大谷歌眼鏡測試版“Glass Explorer”的測試范圍,允許當前參與者邀請三個最親密的朋友以1500美元購買Glass Explorer,而且,他們將可以通過谷歌聊天工具Hangouts接受Glass培訓。
最初的Glass Explorer試戴者不僅需要付出一筆不小的巨額硬件費用,而且他們還被鼓勵到洛杉磯或紐約市去領取Glass Explorer,并在那里接受一次簡短的Glass教學。
5. eBay CEO看好數(shù)字貨幣 密切關注比特幣
http://tech.qq.com/a/20131105/001338.htm
毫無疑問,比特幣現(xiàn)在獲得了人們的廣泛關注。我們已看到像溫克里弗斯(Winklevoss)雙胞胎兄弟和Facebook前副總裁卡馬斯-帕里哈畢提亞(Chamath Palihapitiya)這樣的人開始大筆投資比特幣——盡管投資額尚未達到數(shù)百萬美元的級別。
毫無疑問,比特幣的發(fā)展需要大牌公司的支持。數(shù)月來,比特幣迷一直好奇eBay是否愿意承擔起這樣的責任。其原因并不復雜,因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eBay總裁兼CEO約翰-多納霍(John Donahoe)稱,該公司正在密切關注比特幣,在將來數(shù)月或數(shù)年內,數(shù)字貨幣將變成“一種強大的力量”。
6. 馬斯克“超級高鐵”計劃進展:2015年推出模型
http://tech.sina.com.cn/it/2013-11-04/10498881474.shtml
Hyperloop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超級環(huán)路運輸技術,簡稱為HTT),由SpaceX高管領銜的一群大約160名工程師組成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正在逐步實現(xiàn)特斯拉汽車創(chuàng)始人、硅谷“鋼鐵俠”伊隆·馬斯克(Elon Musk)規(guī)劃中的超高速鐵路。
Hyperloop的構想過去一年賺足了媒體的眼光,另類的管道運輸方式、最高1300千米的時速、從洛杉磯到舊金山只需要30分鐘、一年可以運載1500萬人次,每一個數(shù)字都讓人心潮澎湃。不過,這是一項前無古人的項目,技術難度很高:車廂可能會出現(xiàn)過熱現(xiàn)象,乘客在高速運動中可能會倒轉過來,美國西海岸漫長的地震帶也是一大困擾。而且難度不僅僅局限于技術方面——在HTT分解的清單里面,技術、環(huán)境、資金、社會接受程度和政治因素都榜上有名,每一個因素都可能左右Hyperloop的最終形態(tài),或者成為阻礙,不是每一個人都愿意并且有能力支付這個成本。不過,萬里征程已經開始了。
7. 硅谷搖籃斯坦福:創(chuàng)業(yè)的孵化器
http://www.forbeschina.com/review/201311/0029161.shtml
硅谷為斯坦福人提供了經費和實實在在的課題,讓學生們容易找到合適的創(chuàng)業(yè)題目,加上寬松的環(huán)境為教授和學生的創(chuàng)業(yè)行動大開綠燈,良好的教育使得很年輕的學生也可以應付未來的各種挑戰(zhàn)。真可謂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這東風就是學校最后扶持一把。
我看過一則關于肯尼迪總統(tǒng)和美國導彈之父西奧多·馮·卡門(Theodore von Kármán,錢學森的導師)的故事。1963年,馮·卡門被授予美國第一個國家科學獎,這是在美國人心目中比諾貝爾獎更高的榮譽,每次由美國總統(tǒng)授予。當馮·卡門在肯尼迪總統(tǒng)的陪同下走下白宮的樓梯時,這位81 歲高齡的科學家一個趔趄差點摔倒,肯尼迪總統(tǒng)立刻上前攙扶。這時,馮·卡門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年輕人,當一個人往下走的時候是不需要扶的,當他往上走時恰恰需要你扶他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