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跟我說,你那些打算寫的blog要是再拖著不寫,拖過7月1號Google Reader關閉了我們就看不到你blog了。這個笑話講得很好,所以我決定最近多寫點,我們就從Google Reader開始吧。
一 社會化對搜索的更新與沖擊
Google Reader的前產(chǎn)品經(jīng)理在Quora回答了關于Reader關閉的問題 ,導致Google Reader被關閉的主要原因是Google Plus。這并不是一個出乎意料的答案,從Google把Reader的分享功能強制轉到Google Plus之后,很多人都知道,這一天早晚會來。
Google Plus是一個讓我非常不喜歡的產(chǎn)品,但討論這個產(chǎn)品,必須要從搜索和社會化的關系說起。幾年前,SNS尚未覆蓋到足夠多的人口,那時候搜索引擎是獲取信息的重要方式。這個很好理解,人們碰到一個問題,會去Google搜索答案。比如現(xiàn)在這件事,如果幾年之前,人們會去Google搜索“為什么Google Reader被關閉了”。但現(xiàn)在,SNS已經(jīng)覆蓋了足夠多的人口,事情發(fā)生了變化,現(xiàn)在你應該不會再去搜索這個問題了,而是會去你常用的SNS上,把這條問題貼出去,然后你就會收到很多答案,有一句話的回答,比如“因為Google Plus”,“因為RSS不重要了”,也會有人給你一些鏈接,這些鏈接帶著你訪問到更長的文章,比如Google blog的官方聲明,或者是我這樣的blog。
于是,人們發(fā)現(xiàn)了,越來越多的東西,在SNS上向好友提問,會比直接去搜索更好,得到的答案質(zhì)量也更高。這是為什么?原因很簡單,因為SNS的關系確定了關注范圍,你和你的好友往往關注在相似的領域,這樣等于他們幫助你擴大了視野,過去你需要讀遍所有的相關信息,現(xiàn)在不需要了,你沒有讀過的信息很可能藏在你的好友腦子中,你只需要問就可以了,好友往往能幫你獲得更準確的答案。
Google伴隨我們走過了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匱乏的年代,進入了這個信息過度繁榮的年代?,F(xiàn)在信息不是太少,而是過多。從過多的信息中找到所需的變得比以往更加困難。在幾年前,利用PageRank就可以獲得最有價值信息,但今天這招已經(jīng)不那么靈了,一方面實時性信息更加重要,另外一方面因為需求的多樣性(或者稱之為長尾),任何一個搜索結果,對于某一個特定的人,都應該有完全不同的排序。而SNS的模式天生就可以解決這些問題。
傳統(tǒng)的搜索不會完全消失,但基于SNS的搜索或者叫做知識共享,必然會奪走傳統(tǒng)搜索的市場份額。對于Google,這意味著一些本來能賺到的錢會被Facebook和Twitter這樣的SNS賺走,甚至這意味著搜索引擎這個商業(yè)模式增長期的結束。 從另外一個角度考慮,社會關系可以提供更精準的數(shù)據(jù),從而大大提高廣告匹配程度,進而提高命中率,帶來更多的收入??梢娝阉饕婧蜕鐣缫衙懿豢煞?。
Google對社會化的嘗試很早就開始了,按照時間順序來回溯,我們可以看到整個過程。
2008.11 SearchWiki 通過這個功能,用戶可以對搜索結果進行重新排序,這個功能只影響登錄過的帳號,并不算完全的社會化搜索,但這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2009.10 Google Social Search 這次是真正的社會化搜索,搜索結果中整合了 twitter 和 FriendFeed的好友關系,后來加上了Google Reader的好友Share結果。如果你跟我一樣是twitter和Reader的重度用戶,在這個時段會覺得搜索無比好用,我搜索的結果往往是朋友分享過的內(nèi)容,甚至我在尋找一些技術問題的時候,會在搜索之后去找到分享過我需要內(nèi)容的朋友直接發(fā)郵件討論。
2011.3 Google +1 從技術上,這是一個偉大的產(chǎn)品,你的好友在搜索結果里面點擊了+1按鈕,將來你搜索的時候就會看到,這會讓每個人的搜索結果都受到好友關系的影響,從而完全不同又更加精準,這個功能需要有巨大的數(shù)據(jù)量和計算量支持,而且?guī)缀鯇崟r,在技術上這是令人驚嘆的成就(后來我們知道了,那時候Google已經(jīng)部署了Spanner了,我猜想正是有了Spanner,Google才有能力支撐這個產(chǎn)品。將來我們有機會單獨談Spanner這個偉大的系統(tǒng))??上г诋a(chǎn)品上,這不是個好主意。Google的原則之一是“讓用戶盡快離開Google“,也就是說,用戶獲得搜索結果之后,就離開Google,轉向了目標網(wǎng)站,這是Google價值觀的體現(xiàn),也是其成功的要素之一。但這個原則和+1這個產(chǎn)品發(fā)生了沖突,沒有多少人會在點擊搜索結果離開Google之后再回來點一次+1,這個產(chǎn)品的應用場景出了問題。
2011.6 Google Plus這個Facebook的克隆終于上線了。 雖然Google自己號稱Google Plus有各種各樣的獨創(chuàng)設計,但無一能改變它就是一個Facebook的克隆這個本質(zhì)。
2011.11 Google Reader被去掉了分享按鈕,換成了分享到Google Plus。
按照時間線回顧這段歷史,你會看到,最大的轉折點是2010~2011年,隨著Larry Page重新?lián)蜟EO,從微軟來的Vic Gundotra被提升為負責社交產(chǎn)品的SVP,Google整個變得不對勁了。所謂不對勁,就是從創(chuàng)新走向了山寨,而且失去了應有的品味。作為開發(fā)過搜索引擎的人,我非常能理解社會化對搜索引擎的重要意義,但競爭不應該是通過Google Plus這樣的山寨產(chǎn)品進行的。
到目前為止,社會化搜索方面,最像樣的變化確實發(fā)生在Facebook,而不是Google。Facebook的Graph Search是一個令人驚嘆的創(chuàng)新產(chǎn)品。只不過在基礎技術方面,F(xiàn)acebook比Google還有很大差距,前面提到過Google Spanner,我想Facebook目前還沒有同級別的基礎設施,所以Graph Search仍然還在測試狀態(tài),速度慢,還沒辦法讓所有用戶都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