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票彩票電影票票票可買,水費電費燃氣費費費可交,付款貸款轉賬款款款到位,“萬能”支付寶正悄然改變著人們的金融消費模式。
“我的年支出在廣州市排名超過91.06%的人。”購物達人張薇2012年的支付寶賬單達2萬元,而她工作剛半年。而孟女士的支付寶賬單是3.3萬元,“年支出在北京市排名超過94.09%的人”,但她卻僅購買過幾百元的物品,“主要用于信用卡還款和轉賬匯款了。”孟女士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支付寶可與多家銀行卡對接,只要不超過當天限額,轉賬不收手續(xù)費,操作方便快捷又省錢,何樂而不為。”
鑒于此,馬云要開銀行的分析此起彼伏。2月5日,支付寶官方微博表示:支付寶永遠不會成為一家銀行。支付寶是運用互聯網開放、分享、平等、自由的技術和理念,讓金融數據可以自由安全流轉,并為全球中小企業(yè)和消費者服務的一個系統(tǒng),但金融不等于銀行。
誠哉斯言。金融數據使得金融邊界變得越來越模糊?;诨ヂ摼W與銀行業(yè)務深度融合,由數據挖掘而產生的金融創(chuàng)新,正在改變著傳統(tǒng)的商業(yè)銀行運營模式。那么作為數據密集型行業(yè),未來銀行如何挖掘和分析數據并作出決策來贏得市場和競爭?
阿里金融大數據啟示
“未來數據將會像土地、石油和資本一樣,成為經濟運行中的根本性資源。”美國人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撰寫的《大數據時代》如是提及。
2012年3月22日,奧巴馬政府宣布2億美元投資大數據領域,將這一商業(yè)行為上升到國家科技戰(zhàn)略的高度,重要性堪比當年“信息高速公路”,甚至定義數據為“未來的新石油”。外媒甚至將奧巴馬的成功連任歸功于幕后大數據專家團隊。
不僅在美國,在中國每個人每天也都在創(chuàng)造數據。以淘寶買家為例,每天有數以萬計的交易在淘寶上進行,交易時間、商品價格、購買數量均被記錄,年底匯總成一張支付寶賬單。
“2013年開始,我們將由自己直接面對消費者變成支持網商面對消費者。”阿里巴巴集團主席和首席執(zhí)行官馬云曾表示,未來集團將會分成三塊主要的業(yè)務。
第一塊業(yè)務是平臺戰(zhàn)略,內部稱為七家公司(或為七劍下天山),即阿里巴巴的國外、阿里巴巴的國內、一淘、淘寶、天貓、聚劃算、云計算,建立平臺經濟,為所有小企業(yè)建立一個機會的平臺。
第二個階段就是金融,如何讓那些誠信的網商富起來?需要通過互聯網的思想和技術去支撐整個社會未來金融體系的重建。在這個金融體系里面,無需抵押、無需關系,只需信用,就可以為客戶服務。
第三個階段是數據。大量的數據可以作為國家經濟預報臺,預測未來世界經濟在發(fā)生什么,中國經濟在發(fā)生什么,從而為政策的制定提供數據支持。
數據庫已然成了阿里金融的最核心資產。其數據整合路徑為:前期搜集包括平臺認證和注冊信息、歷史交易記錄、客戶交互行為、海關進出口信息等,再加上賣家自己提供的銷售數據、銀行流水、水電繳納甚至結婚證等情況。同時,還引入了心理測試系統(tǒng),判斷企業(yè)主的性格特征,主要通過模型測評小企業(yè)主對假設情景的掩飾程度和撒謊程度。
阿里金融通過對賣家進行定量分析,所有信息匯總后,將數值輸入網絡行為評分模型,進行信用評級。2012年8月,阿里金融旗下的信貸產品面向阿里巴巴普通會員全面放開。會員不用提交任何擔保、抵押,只憑借企業(yè)的信用資質即可。
2012年10月18日,阿里金融旗下1億信用貸款,在拋出七五折利率優(yōu)惠后,36分鐘內被商家“搶”完,而發(fā)放此次貸款的經營成本基本可以忽略不計。而同樣的貸款需求,即使選擇銀行中最便捷的貸款產品,企業(yè)主也要在提交抵押材料之后,經歷15天才能拿到資金。
進軍金融業(yè)5年后,阿里金融已經擁有了銀行征信系統(tǒng)無法企及的數據庫和資金流動性。阿里金融總經理胡曉明借用一副對聯描述了這一心情,上聯為“招八方人財用數據放貸扶持商戶誠信為本”;下聯為“進四處法寶善黃金萬兩衷心祝愿年年有魚”;橫批:以和為貴。
銀行發(fā)力產業(yè)鏈營銷
面對互聯網金融的洶洶來勢,銀行如何應付呢?
以往,傳統(tǒng)商業(yè)銀行投放信貸的原則是:“握著客戶的手放款。”但面對即將到來的大數據時代,民生、中信、光大、興業(yè)等多家銀行在供應鏈金融領域發(fā)力,實現從“線下手工處理”到“線上多系統(tǒng)集成”的轉變。
簡單地說,供應鏈金融一是在線整合與銜接各方流程,建立商務、資金服務與物流服務銜接的工作通道,讓融資“在線可得”;二是實現整合與共享銀行、核心企業(yè)與上下游企業(yè),以及物流伙伴之間割裂的分散信息,銀行通過企業(yè)在平臺上留下的“痕跡”信息,為企業(yè)整合所需信息、提供增值服務,讓供應鏈管理與服務“清晰可見”。
舉例來說,華夏銀行(600015,股吧)以“奧康”為核心企業(yè),將資金支付管理系統(tǒng)對接“奧康”銷售系統(tǒng),根據訂單信息為下游小企業(yè)代理商提供在線融資服務。代理商只需定點鼠標,資金支付管理系統(tǒng)即可根據訂單金額發(fā)放一定比例的貸款。
這種“一筆訂單一筆貸款,線上發(fā)起隨借隨還”的便捷模式突破時間和空間限制,免去小企業(yè)“跑銀行、辦手續(xù)”的負擔,有效地降低了融資成本。
一直以來,銀行家們手握大量客戶資料和信息。但事實是,如何通過分析客戶信息數據、行為數據、財務數據等鎖定潛在客戶,并借助行為定向、地域定向、內容定向等方法實施精準營銷成為擺在眼前的難題。
作為中國最佳零售銀行的招行頗有心得。曾經讓行長馬蔚華最為驕傲的是得到萬通控股董事長馮侖的認同。緣由是正當馮侖在尚未開通信用卡境外提現功能下取不出外匯著急時,招行后臺準確地監(jiān)測到該情況,第一時間致電征詢個人意見,并在短短的5分鐘內就為馮侖解決了問題。
在互聯網公司勢頭最勁的支付領域,銀行也開始從移動支付殺入。2月5日,招行與中國移動宣布簽署全面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這是繼招行聯手HTC、中國聯通(600050,股吧)推出“手機錢包”后又一新動作。浦發(fā)、建行、農行不甘落后,也相繼有移動支付產品出爐。
而建行更是直接上線網商平臺,其善融商務自2012年6月28日運營,至今交易額已突破35億元,融資規(guī)模接近1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