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外媒體報道,在科幻題材大作《駭客帝國》中,人腦出現(xiàn)基因突變后成功進入了計算機系統(tǒng)中,描述了人類生活在異度空間中的情節(jié),然而現(xiàn)在一個物理學家小組和哲學家共同構想了我們所處的宇宙是一個什么的空間,提出人類可能生活在一個由計算機生成的宇宙時空內,并將其稱為“網格宇宙”,更重要的是我們可能探測到這種類型宇宙是否存在。
科學家認為我們的宇宙或是計算機模擬形成的,這樣可解釋宇宙中許多未解之謎
早在2003年,英國哲學家尼克·博斯特羅姆(Nick Bostrom)發(fā)表的一篇論文中認為我們生活的宇宙時空可能是由某種高緯度生物制造的計算機所模擬生成,并建議人類的遙遠后代可能會進化出或者創(chuàng)建出某種程序來適應計算機宇宙時空,以模擬過去發(fā)生的事件和重建遠古祖先的生活方式。研究人員經過推演發(fā)現(xiàn)宇宙中的超級文明都無法避免地會進行類似的實驗,如果沒有上升到這樣高度的人類就意味著永遠不會進化,而屆時人類注定將作為一個短壽命的宇宙物種。
為了進一步推斷計算機模擬的宇宙時空,研究人員建議來源于人類的未來人工智能軀體將對回溯時間旅行感到好奇,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模擬宇宙中存在的“生物祖先”。來自華盛頓大學的物理學家們最近宣布了這項研究發(fā)現(xiàn),即便該推論聽起來似乎非常地離譜。此外,科學家們還認為我們可以通過一個潛在的測試來驗證我們是否確實生活在“網格宇宙”中。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可能是第一次對人工智能化證據進行科學假設上的觀測。來自威斯康辛大學的研究小組建議宇宙超級智能實體可能在量子真空角度進行數(shù)值模擬以模擬宇宙,這可能對一個計算機宇宙中的“生物軀體”而言是最為深刻的探索。
研究人員認為在拋棄這一想法之前你已經完全瘋了,但是通過模擬的宇宙可能可以解決很多宇宙中怪誕的謎團。就比如宇宙學基本常數(shù)處于一個范圍非常狹窄區(qū)間上,稍微偏離就不允許生命存在,甚至連恒星和星系都不會出現(xiàn),與此類似的理論就是人擇原理,正是宇宙中出現(xiàn)了人類才可以解釋各種宇宙常數(shù)。然而,數(shù)十年前對暗物質的發(fā)現(xiàn)進一步加深了科學家對宇宙的陌生感,這種被認為是具有反重力特征的物質最為接近看似不存在的而又存在的事物。根據著名宇宙學家邁克爾·特納(Michael Turner)介紹:“暗能量是所有科學中最深刻最神秘的事物。”
我們或許也生活在一個非常特殊的宇宙歷史時期,在暗能量的作用下,宇宙經歷了從減速到加速演化歷程,這不禁要問:為什么我們現(xiàn)在會存在?如果暗能量稍微強那么一點兒,宇宙在恒星形成前就會被分崩離析,而暗能量如果稍微弱一點兒,宇宙在很久以前就已經崩塌。這就像我們中了宇宙的彩票,任何一項宇宙常數(shù)都令人驚訝地處于恰好的狀態(tài),使得我們世界的物理參數(shù)可以適合人類存在。最后,當宇宙是計算機模擬的人工宇宙,也可以解決費米悖論,即如果存在外星人,那么它們到底在哪里?
似乎暗示了我們是宇宙中的唯一生物。相信《圣經》并認為上帝創(chuàng)造世界的人無疑會喜歡上“巧合宇宙”的理論,但從計算機模擬宇宙的角度看,我們的上帝似乎是電腦程序員,而不是生活在空中留著胡子的老人。威斯康星大學的物理學家馬丁·薩維奇(Martin Savage)認為當前的超級計算機使用的格點量子色動力學原理,從基本物理定律開始只能模擬一個非常小尺度的宇宙,其規(guī)模只比原子核大一些。
對于由計算機模擬的“格子宇宙”,不禁要問:為什么神的緯度不需要網格呢?倘若我們的宇宙是模擬的結果,那么那些控制宇宙的高緯實體也可以模擬其他與我們宇宙平行的世界。由此又推出了一個疑點:如果平行的宇宙能運行在同一臺計算機上的話,是否我們可以與另外宇宙的實體進行交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