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做夢就要做大點。
我曾讀過蒂娜·瑟琳(Tina Sellig)(斯坦福大學科技創(chuàng)業(yè)項目執(zhí)行理事)的書《真希望我20歲就知道的事》(我不認識蒂娜本人,盡管我早就想認識她,我很喜歡她的書。)
她曾給學生出過同樣的問題。以下是她的話,我做了強調,如果你沒有時間讀完全文,那就大致瀏覽一下,然后看看加粗的句子。
“如果你僅有5美元和2個小時,你會如何賺錢?這是我在斯坦福大學上課時布置給學生的作業(yè),同時也是斯坦福科技創(chuàng)業(yè)項目的一部分。
十四只團隊各自獲得了5美元的“種子基金”,他們可以用足夠多的時間設計最理想的方案。然而,一旦他們撕開信封,他們只有兩小時去賺取盡可能多的錢。作業(yè)完成時間是周三下午到周日上午。
在周日晚上,每個團隊必須給我一份幻燈片,描述他們都做了什么,周一下午,每只團隊有三分鐘的時間在班上呈現(xiàn)他們的方案。我們更愿意見到具有企業(yè)家精神的團隊,這只團隊要能捕捉機會,挑戰(zhàn)假設,盤活擁有的有限資源,還要有創(chuàng)造力。
如果你遇到這樣的挑戰(zhàn)該怎么做?當我將這個問題拋向多數(shù)團隊時,通常有人會大喊,“去拉斯維加斯,”或“買彩票”這會引起哄堂大笑。這幫家伙想頂著風險以小搏大。
另一個很常見的聲音是開一家洗車場或賣檸檬水的小攤位,用5美元購買原料。這對那些有志于在2小時內賺點額外零花錢的人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
但最終,多數(shù)學生找到了遠超一般標準回答的賺錢方法。為了創(chuàng)造盡可能多的價值,她們嚴肅地接受挑戰(zhàn),然后開始質疑那些習以為常的設想–而這些設想展現(xiàn)了許多的現(xiàn)實可能性。
他們怎么做的?給你一點提示:團隊在一分錢沒花的情況下賺了許多錢。他們意識到,只關注現(xiàn)有的錢,只會限制解決問題的方法。他們明白,5美元事實上就是一無所有,因此他們決定對這個問題重新發(fā)散思維:如果我們身無分文,我們該如何賺錢?
他們改進觀察方法,利用自己的天賦,解放思想認清問題–這些是他們經(jīng)歷過或察覺到的而另一些人可能正在經(jīng)歷的問題–是他們之前見過但從未想過去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過去一直糾纏他們,但又不是擺在面前必須要解決的問題。通過挖掘這些問題并努力解決它,優(yōu)勝團隊賺了600多塊錢,投資的平均回報率是4000%!如果考慮到許多團隊完全沒有動用那5美元基金,那么他們的經(jīng)濟收益是無窮大的。
那他們到底是怎么辦到的?這些團隊的做法都堪稱別出心裁。某個團隊抓住了在多數(shù)大學城常見的問題–每到周六晚上,受歡迎的餐館外總會排起讓人沮喪的長隊。他們決定幫助那些不愿排隊的人。他們兩兩配對,在幾家餐館預定座位。當他們預定的時間快到時,他們以最高20美元的價格把預定好的座位賣給愿意掏錢不排隊的顧客。
當夜晚慢慢過去,他們有幾個有趣的發(fā)現(xiàn)。第一,他們發(fā)現(xiàn)女生倒賣座位的效果比男生好,可能是因為顧客更愿意和年輕女士接觸。于是他們調整計劃,使女生在排長隊的人群中出售座位,男生則能在大學城的各個餐廳預定座位。他們還發(fā)現(xiàn),當預訂的餐桌準備好時,用尋呼機提醒顧客的實際操作效果是最好的。物理的排隊號牌讓顧客認為花錢買到了看得見的東西。顧客會更舒服地為了新號牌而交出他們的錢和舊號牌。這會產(chǎn)生額外的紅利–當舊號牌的預訂時間快到時,他們又可以賣給另一位顧客。